抚顺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2 抚顺市统计局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4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97个,其中医院68所,卫生院5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专科疫病防治院7个,疾病疫情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卫生医疗实有床位1万张,其中医院9628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万人,其中医生4607人。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确保了全市没有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我市运动员在参加全省17项比赛中,共获奖牌152枚,其中金牌46枚。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群众体育活动日趋活跃。全年共建成室外公共健身场所33个,新增活动场所面积16万平方米。全市80%的乡镇和90%以上的社区都建立了体育组织,共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和竞赛30余项。学校体育活动积极开展,全市学生“达标”率为93.12%。

十、人口与就业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200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224.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41.1万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47.8万人,农业人口77.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3万人,出生率5.63‰,死亡人口1.5万人,死亡率6.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

就业结构发生新变化。全市社会从业人员10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5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0.1万人,减少1150人,在岗职工29.3万人,减少2404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28.9万人,增加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7%。

十一、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3877元,增长15.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8元,比上年增长9.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1%。人均消费支出6227元,增长11.6%。年末每百户城市家庭拥有电脑18.5台、空调6.5台、彩色电视机115.5台、电冰箱83台、洗衣机86.5台、微波炉30台、影碟机43.5台、固定电话94部、移动电话87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80元,比上年增长8.2%。年末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99台、洗衣机44.7台、摩托车25.7辆、电冰箱14.3台、固定电话82.3部、移动电话25.3部。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年完成各项保险扩面10万人,比上年增加2.7万人;累计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9.4亿元,比上年增长3.8%;加强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全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4万人,发放保障金1.38亿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广开就业渠道,努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1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

十二、环境保护和治理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市环保工作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通过开展西部“蓝天白云”行动,重点治理了新抚钢有限责任公司、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热电厂、辽宁鑫和钢铁公司等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使全市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削减,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削减9%、14%和0.6%,COD排放量比上年削减3.4%。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年70%的天数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大伙房水库水质达到Ⅱ类水体标准。在60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中,有11家企业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开展了浑河支流综合整治,对海新河和抚西河环境的综合整治工程已正式开工建设;生态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继新宾县和清原县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后,抚顺县和顺城区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县建设试点。龙岗山自然保护区、猴石自然保护区、三块石自然保护区、浑河源自然保护区被评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新增自然保护区面积600平方公里。

注:1.此公报统计数据均为年快报数。

2.人口数据为户籍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