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九、市场价格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压力较大。2007年,我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4.7%。其中:食品类、居住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涨幅较大,比上年分别上涨10.8%、7.1%和5.8%;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而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比上年分别下降0.1%、0.9%和1.8%。 生产领域价格水平上涨。2007年,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6.2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4.7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比上年上涨3.5%。 十、财政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实现全口径税收172.6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5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增值税12.3亿元,增长31.4%;营业税9.5亿元,增长12.1%;企业所得税8.7亿元,增长47.4%;个人所得税2.3亿元,增长25.8%。2007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0.9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社会保障补助支出33.3亿元,增长34.3%。农业支出5.7亿元,增长19.5%:科技支出1.5亿元,增长25.6%;教育支出15.1亿元,增长23.1%。 十一、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务进一步扩大。200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52.1亿元,比年初增加146.4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07.4亿元,比年初增加103.5亿元;储蓄存款余额736亿元,比年初增长38.8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09.8亿元,比年初增加9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16.8亿元,比年初增加34.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69.4亿元,比年初增长72.3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3593.8亿元,比上年增长27.4%;现金支出3575.7亿元,比上年增长28.1% 保险业务平稳发展。2007年,全市保费收入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寿险收入19.7亿元,增长7.8%;财产险收入7.4亿元,增长23.9%。支付各类赔付及给付金额7.2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其中,寿险3.4亿元,增长10.8%;财产险3.7亿元,增长37.4%。 十二、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7年,全市研究生培养单位招生262人,在学研究生750人,毕业生209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9405人,在校生31691人,毕业生7554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7481人,在校生42534人,毕业生9666人。普通高中招生16992人,在校生51041人,毕业生17166人。初中招生35140人,在校生130728人,毕业生37984人。普通小学招生34073人,在校生202752人,毕业生36095人。特殊教育招生67人,在校生71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3187人。科技事业成果显著。2007年,全市建成研发中心、中试和产业化基地43家。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产值均超亿元。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0家。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78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的12项。应用于农、林、牧、渔业5项,采掘业4项予制造业9项,钢铁冶金业21项,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2项,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27项。全年共登记各类技术合同484项,成交金额9241.4万元;受理专利申请1488件,比上年增长27.5%。 十三、文化和体育 文化事业取得新成就。2007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全年演出392场,观众66万人次;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8个;有公共图书馆9个,接待读者63万人次;全年共组织13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5场大型文化广场演出,观众26万人次。12部作品荣获国家级和省级金银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性群众健身活动6千余次,体育健身小区总数达705个,公益性体育场馆2个。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14项97次。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2.05亿元,筹集公益资金155.28万元。 十四、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7年,全市户籍总人口350.2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77.7万人,占总人口的50.7%;女性人口172.5万人,占总人口的49.3%。农业人口173.3万人,非农业人口176.9万人。全市共出生30048人,出生率8.60%。全年死亡21962人,死亡率6.28%。人口自然增长率2.32%。全年计划生育率99.25%,综合节育率87.68%。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14197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57元,比上年增长19.5%。在总收入中宇工薪收入8109元,增长21%;经营净收入628元,增长31.1%;财产性收入410元,增长39.3%;转移性收入5050元,增长21.2%。家庭人均总支出12687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消费性支出9581元,比上年增长15.6%。在消费性支出中,食品、衣着、居住分别比上年增长15.1%、17.1%和8.9%。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125元,比上年增长16%。死亡率6.28%。;人口自然增长率2.32‰全年计划生育率99.25%,综合节育率87.68%。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14197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57元,比上年增长19.5%。在总收入中工薪收入8109元,增长21%;经营净收入628元,增长31.1%;财产性收入410元,增长39.3%;转移性收入5050元,增长21.2%。家庭人均总支出12687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消费性支出9581元,比上年增长15.6%。在消费性支出中,食品、衣着、居住分别比上年增长15.1%、17.1%和8.9%。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125元,比上年增长16%。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2007年末,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才52.5万人,比上年增长4.6%;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92.2万人,比上年增长5%;城镇参加失业保险64.6万人,比上年增长0.3%。全市共有9.42万城镇居民和5.62万农村居民纳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十五、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2007年,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分别为0.069毫克/立方米、0.037毫克/立方米、1.408毫克/立方米和0.13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5.2分贝,低于国家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标准4.8分贝,比上年下降2.6分贝。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6.3分贝,比上年上升0.3分贝,符合国家标准。城区环境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天数比例80.5%。 说明:本公报数据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