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和谐本溪,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顺利地完成了“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目标。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本溪生产总值40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第二产业增加值2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1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5:60.18:33.27。人均生产总值2560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2%。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5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农业产值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林业产值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牧业产值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渔业产值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亿元,比上年增长9.7%。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6.6万亩,比上年下降0.7%。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4.6万亩,比上年下降0.2%;玉米种植面积52.4万亩,比上年增长0.2%;谷子播种面积1.4万亩,比上年下降4.7%;大豆种植面积4.6万亩,比上年下降5.0%;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7万亩,比上年增长2.6%;药材作物种植面积7.5万亩,比上年下降0.3%;蔬菜作物种植面积8.0万亩,比上年下降8.2%;瓜果播种面积0.3万亩,比上年下降7.7%。 全年粮食总产量26.18万吨,比上年增长14.4%,其中,水稻产量5.74万吨,比上年增长6.4%,玉米产量18.25万吨,比上年增长18.3%,豆类产量0.65万吨,比上年增长1.31%。在非粮食作物中,油料产量0.11万吨,比上年增长14.2%,蔬菜产量23.97万吨,比上年增长1.7%,园参产量176.5吨,比上年下降6.4%。 全市荒山造林5830.8公顷,荒地更新1591.7公顷,低产林改造437公顷,育苗面积359公顷,育苗2.2亿株。封山育林面积43086.3公顷,其中,新封8210.3公顷。全民义务植树8161.6万株,有林地面积905万亩。森林蓄积量37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2%。 全年肉类总产量10.8万吨,比上年增长11.5%;禽蛋产量4.6万吨,比上年增长12.6%;奶类总产量1.9万吨,比上年增长8.6%。 全年水产品产量1.2万吨,比上年增长47.0%。其中,捕捞产量完成811吨,养殖产量11518吨。其中,鱼产量9908吨,比上年增长26.8%。渔业水面养殖面积16151公顷。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8.0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5%。其中,柴油机33.29万千瓦,电动机7.07千瓦,汽油机7.64万千瓦。全年农机械总动力中,拖拉机动力4.28万千瓦,农用排灌动力1.80万千瓦,收获机械动力1.01万千瓦,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动力3.73万千瓦,运输机械动力33.95万千瓦,牧业机械能力1.61万千瓦,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动力1.49万千瓦。全年农机经营总收入2.7亿元。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25万吨,比上年增长2.3%。地膜覆盖面积7098公顷,比上年增长5.0%,农用柴油使用量6106吨,农药使用量646吨。 全市完成土石方2294.61万立方米,投入人工774.81万个工日,车工7.54万个台班,投入资金2.2亿元。全年完成灌溉水源窖工程138项,新增调蓄供水能力607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2.13万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7万亩,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2座,新修和加固堤防115.4公里,完成河道绿化长度233.7公里。全年完成农村饮水工程58处,解决4.24万人、2.01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三、工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21.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均简称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3.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78%。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6.77亿元,比上年下降2.59%;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86.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9%。分企业类型看,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13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9.19%。按县区工业看,县区工业完成增加值38.75亿元,比上年增长29.00%。其中,平山区完成增加值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98%。溪湖区完成增加值5.97亿元,比上年增长28.37%。明山区完成增加值4.78亿元,比上年增长27.63%。南芬区完成增加值1.49亿元,比上年增长38.29%。本溪县完成增加值12.72亿元,比上年增长35.23%。桓仁县完成增加值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7%。经济开发区完成增加值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6%。按重点行业看,钢铁冶炼业完成增加值14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9.16%;建材产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74%;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63亿元,比上年下降14.64%;食品及饮料业完成增加值1.82亿元,比上年下降2.34%;纺织业完成增加值0.69亿元,比上年下降16.60%;化学原料及制造业完成增加值6.42亿元,比上年增长58.26%;木材加工及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35亿元,比上年增长7.62%;钢铁深加工企业完成增加值9.65亿元,比上年增长84.9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46%,比上年同期提高1.6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8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8%,实现利税总额63.55亿元,比上年增长34.97。实现利润总额25.28亿元,比上年增长57.99%。亏损企业个数114个,比上年下降5.79%。亏损企业亏损额1.83亿元,比上年下降34.94%。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 全年全市纳入统计制度的132户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83.9亿元,比上年增长4.6%。初步统计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0.2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5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8%。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2.2万元,比上年增长68.1%。房屋施工面积46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2.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为395.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2.6%,住宅投资为24.8亿元,比上年增长62.1%。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治理两大“民心”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3.1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的40.7%,其中,棚户区改造工程累计投资9.0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的28.0%,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1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的12.7%。其中,沉陷区房屋施工面积73.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7%;棚户区房屋施工面积14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6倍。本年新开工面积214.4万平方米。在商品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竣工面积190.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4.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67.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9.4%。全年房屋销售面积101.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现房销售面积46.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2.6%;期房销售面积55.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倍。商品房屋销售额22.9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年末全市商品房屋空置面积54.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8%,其中:住宅空置面积27.9万平方米,办公楼空置面积0.8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空置面积23.4万平方米,其他商品房空置面积2.8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