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年人寿保险承保金额171.96亿元。承保件数12.28万件。业务收入7.51亿元,比上年增长37.47%。给付金额0.98亿元,赔款金额0.31亿元。全年财产保险承保金额364.23亿元。保费收入1.73亿元,比上年增长39.29%。赔款金额0.89亿元,比上年增长15.89%,赔付率为51.58%。 十二、教育 全市有普通高校1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2所、普通中学87所(其中,教育部办80所、其他部门办2所、民办5所。其中,完全中学10所、高级中学13所、初级中学5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普通小学203所、特殊学校2所、幼儿园263所。全市校舍建筑面积157.4万平方米。全市教职工总数2.1万人,专任教师1.6万人。全市毕业生7.2万人,招生7.1万人,在校生23.8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544人,招生3883人,在校生10137人。成人高等学校毕业生505人,招生779人,在校生1387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6609人,招生6969人,在校生19447人。普通中学毕业生29760人,招生27773人,在校生84095人。普通小学毕业生18288人,招生12795人,在校生89852人。幼儿园毕业生14760人,招生18902人。在校生32977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247人。 十三、科学技术 年末科学研究开发机构10个。全年科技经费支出达0.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全年共有40个项目荣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9项。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7项。全年申请专利量209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78.2亿元,比上年增长27.4%。 十四、文化、卫生、体育 2005年我市参加省广场舞蹈大赛中获金奖1个、银奖2个、省民间剪纸大赛获金奖2个、省首届儿童剧调演《呼唤》获剧目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广场演出40余场,观众近十万人次。到年末,全市拥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个,博物馆及文物保护机构8个,收藏文物近万件,珍贵文物五千件,国家一级文物10件。公共图书馆8个,总藏量90万册,总流通人次8万人次,图书外借册数8万册。2005年全国图书馆评估定级,本溪市图书馆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馆。档案馆9个。艺术表演团体4个,艺术表演场所5个,全年演出500场,观众41.6万人次;电影放映单位10个,放映场次近千场,观众15万人次。全市有市、县级广播电台3座,中波广播发射台1座(13千瓦),调频转播台5座(2.55千瓦),广播电台开办节目4套,广播人口覆盖率99.38%。全市有市级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台4座(5.15千瓦),市、县电视台开办节目6套,有线电视用户24.76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8.12%。 2005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19个。其中,医院38个、卫生院46个、门诊部8个、采供血机构1个、妇幼保健院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疗养院3个、卫生监督所2个、其它卫生机构3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9455人,其中,执业医师3038人、执业助理医师433人、注册护士3768人、药剂人员804人、检验人员485人、其它卫生技术人员927人。全市编制床位10509张,实有床位8830张,标准床位5057张,床位利用率64.9%。全市医疗机构诊疗301万人次。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0家,全年诊疗近17万人次。 2005年本溪在参加省常规赛的22个项目中,共获得奖牌127块,其中,金牌39块、银牌43块、铜牌45块。在南京举行的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上,27名本溪运动员最终进入决赛,取得金牌1块、银牌3块、铜牌1.5块的良好成绩。我市滑雪健儿李妮娜2005年共获9个世界冠军,即,1项世锦赛冠军、2004-2005赛手6项世界杯冠军、2005-2006赛手2个世界杯冠军,是我市体育史上的一大壮举。本溪籍运动员吴涛在第四届东亚运动会上,获得男子铁饼冠军。我市成功举办第八届运动会。在本届市运会上共有近5000人参加了44个项次的比赛,有16人次打破了10项本溪市田径记录。 全年开展群众体育性运动竞赛及演出活动近50余次,参加锻炼人数约10万人(次)。在参加省以上社团体育竞赛中,我市选手共荣获48枚金牌、35枚 银牌和36枚铜牌。全年体育彩票销售总额3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倍。 十五、人口与就业 2005年末,全市总户数544735户,比上年增加8702户,总人口1563609人,比上年减少2026人,户平均人口2.87人。其中男性788783人,占总人口数的50.45%;女性774826人,占总人口数的49.55%;性别比为1.02:1。全市非农业人口为1048662人,比上年增加204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7.07%;全市共登记出生人口数9250人,比上年减少867人,出生率为5.91‰;死亡8749人,比上年减少603人,死亡率为5.59‰;自然增长率为0.32‰。省内迁入6027人,省外迁入5285人;迁往省内8284人,迁往省外5634人。年末纳入统计制度的单位职工人数为37.3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0.8万人,下降2.1%。其中,国有经济单位职工23.7万人,比上年减少0.5万人,下降2.1%;集体经济单位职工8.8万人,比上年减少0.4万人,下降4.3%;其它所有制经济单位职工4.8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增长2.1%。 全年新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8.93万人,比上年增长16.6%。据劳动部门统计,全市实有下岗失业人员7.30万人;比上年下降14.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登记失业率为5.6%。 十六、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纳入统计制度的单位职工工资总额4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0亿元,增长12.8%。其中,国有单位发放货币工资额为3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0亿元,增长14.9%;集体单位工资额2.4亿元,比上年增加0.3亿元,增长14.3%;其它经济单位发放货币工资额为2.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 3亿元,下降9.7%。职工年人均工资11588元,比上年增加1441元,增长14.2%。其中,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6132元,比上年增长17.0%;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2668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他单位职工平均工资5847元,比上年下降12.2%。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城市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05元,比上年多收入1175元,增长16.96%;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022元,比上年多收359元,增长9.8%。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带动了居民消费的增长。城市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731元,增长10.8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81元,比上年增长10.6%。 年末市区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13.35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4%。城市用水普及率89.37%,比上年提高3.23个百分点。燃气普及率68.78%,比上年提高4.04个百分点。万人拥有公交车辆由上年的5.6标台增加到6.0标台。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由上年的4.63平方米增加到4.66平方米。农村人均使用房屋面积20.93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8%。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全市296个行政村,自来水受益村达245个,自来水普及率达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