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93元,比上年增长1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76元,增长1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 重点民生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全年新增实名制就业11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4957人,解决了4365户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全省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大力实施住房保障工程,新建和购置廉租住房54.7万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35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收尾工作顺利完成,拆迁299.4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房441.2万平方米,安置居民5.3万户、17.6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由50元提高到10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提高100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平均提高18.3%。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405.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8.2%,其中,职工976.3万人,离退休人员429.5万人。城镇参加失业保险622.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1%。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209.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1%,其中,职工822.8万人,退休人员386.5万人。共有137.5万城镇居民和89.8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7.7万张,收养各类人员6.2万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0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3.2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14.4亿元,其他物资折款758.3万元。 十五、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全年关停小水泥企业80家,关闭小火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为107.5万千瓦。启动辽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关停整治417家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停产治理60家污染严重的印染企业。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达到339天,达标率为92.6%。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8.36%和6.97%。辽河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6条主要河流水质状况与上年基本持平或略有好转,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总达标率99.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总达标率为95.2%,与上年持平。城市功能区噪声总达标率为84.7%,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年末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95个,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 全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死亡2993人,比上年下降14.6%。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上年的0.32下降为0.22,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上年的2.30下降为2.1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由上年的6.14下降为5.64。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或初步核算数。 2.公报中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二○○九年二月十九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