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2 沈阳市统计局

2008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完成“五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以“优化结构年”活动为主线,抢抓难得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保持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迈出了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步伐。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7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1934.1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1742.7亿元,增长15.0%。三次产业结构为4.8:50.1:45.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55.0%和42.7%。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4106元,增长15.5%。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0.9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00.6亿元,增长17.9%。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6.5%,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6.3%,教育支出增长25.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7.0%,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5.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8.5%。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1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种植业产值133.5亿元,林业产值6.6亿元,畜牧业产值182.0亿元,渔业产值14.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2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60.5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9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358.7万吨;水果产量17.5万吨,增长29.0%;蔬菜产量356.7万吨,增长13.2%。全市完成造林面积3.27万公顷,增长27%。肉类总产量71.5万吨,增长18.7%,其中猪、牛、羊肉分别增长9.9%、20.3%和24.6%;禽蛋产量53.7万吨,增长36.4%;牛奶产量32.3万吨,增长3.5%。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76.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1%。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8.1万吨,地膜覆盖面积达到5.5万公顷。

全市拥有农民科技研修基地167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60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9个;百亩以上的花卉生产基地42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85个,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1个,年销售额40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78个。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万公顷,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7.7万公顷;新增高效特色农业面积3万公顷,全市高效特色农业面积达到15.9万公顷;全市耕地全部通过环境质量检测,蔬菜保护地面积7.9万公顷,无公害产地认证面积34.1万公顷;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146个;拥有绿色食品229个,有机食品12个。沈北新区被评为“中国名优食品产业基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建户用沼气池1.18万个,绿化村屯500个,新建农村饮水工程85处,解决1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到2008年末,建成秸秆气化标准站35个,“一村一业”专业乡村发展到607个。完成农村公路投资533公里,长白、道义等4个公交枢纽建成使用,新建农村客运站10个。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吨 358.7 -8.2

#水稻 万吨 112.5 -10.2

玉米 万吨 227.0 -7.7

小麦 万吨 0.8 -51.2

大豆 万吨 7.7 51.9

油   料 万吨 11.6 89.0

蔬   菜 万吨 356.7 13.2

主要畜禽产品、水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肉类总产量 万吨 71.5 18.7

#猪牛羊肉 万吨 46.9 12.1

牛奶产量 万吨 32.3 3.5

禽蛋产量 万吨 53.7 36.4

生猪出栏数 万头 447.2 11.0

牛出栏数 万头 61.1 12.9

羊出栏数 万只 73.0 0.98

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276.0 11.1

牛年末存栏数 万头 62.3 -5.7

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58.1 15.0

水产品产量 万吨 18.7 11.1

工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重工业增加值1231.4亿元,增长25.0%;轻工业增加值482.9亿元,增长21.2%。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84.9亿元,增长9.2%;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956.0亿元,增长32.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367.5亿元,增长8.3%。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IT产品、农副产品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等八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1361.5亿元,增长23.2%。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04.1亿元,增长21.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9%。铁西老工业基地改造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之一。航空经济区被批准为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699.8亿元,增长31.8%。工业出口产品交货值291.8亿元,增长25.9%。工业拥有市级以上名牌产品162种,其中国家级名优产品19种,省级名优产品102种。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03.4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利润总额237.7亿元,增长28.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7.7%,比上年提高28.4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8%,提高0.3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汽车 辆 299061 -15.1

#中华轿车 辆 60554 -46.8

宝马轿车 辆 33000 -5.0

汽车发动机 万千瓦 2491 -29.9

金属切削机床 台 93121 4.1

#数控机床 台 21333 4.7

矿山设备 吨 164071 4.8

水泥设备 吨 51502 50.1

酸性蓄电池 万千伏安时 247 10.4

输送机械 万米 28.9 13.3

变压器 万千伏安 8157 47.9

彩色电视机 万台 398 18.2

化学原料药 吨 34930 11.9

轮胎外胎 万条 371 3.2

铝材 吨 89998 76.3

皮鞋 万双 3882 -13.5

啤酒 千升 801450 1.2

液体乳 吨 792971 -19.6

软饮料 万吨 259.8 3.3

味精 吨 37947 -17.5

建筑业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6.7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全市资质等级以上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32.5亿元,增长11.1%;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17万元/人,比上年提高28.8%。

固定资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