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2 沈阳市统计局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机遇,以“创新年”活动为载体,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扩大对外开放,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增幅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6.5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1451.9亿元,增长22.8%;第三产业增加值1455.5亿元,增长14.0%。三次产业结构为5.4:47.2:47.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58.8%和38.7%。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499元,增长16.7%。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0.6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5%,高出上年0.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39.7亿元,增长26.5%。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5.7%,医疗卫生支出增长56.4%,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51.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9.7%,教育支出增长29.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27.0%。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2.2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种植业产值115.2亿元,林业产值4.2亿元,畜牧业产值162.4亿元,渔业产值11.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9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59.9万公顷。粮食总产量390.9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水果产量13.5万吨,增长14.4%;蔬菜产量315.1万吨,增长16.1%。全市完成造林面积2.69万公顷,增长4.95%。肉类总产量89.2万吨,增长17.0%;禽蛋产量51.9万吨,增长13.1%;牛奶产量31.2万吨,增长8.4%。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67.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4%。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7.5万吨,地膜覆盖面积达到4.8万公顷。

全市拥有农民科技研修基地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36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3个;各类富民经济小区发展到4536个,蔬菜保护地面积4.5万公顷,花卉生产基地78个;规模农业企业达到484个,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7个,年销售额34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6个。全市耕地全部通过环境质量检测,无公害生产基地面积达34万公顷;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167个,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410个;拥有绿色食品202个,有机食品8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市本级安排资金1.8亿元,规划启动了20个农业主导产业区、13个农业经济区建设。绿化村屯3151个,完成农村路网建设1200公里。到2007年末,建成秸秆气化站29个,“一村一业”专业乡村发展到400个。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粮食及大豆  万吨  390.9  21.6

#水稻  万吨  125.3  19.1

玉米  万吨  245.9  24.3

小麦  万吨  1.6  -15.9

大豆  万吨  5.1  -2.1

油 料  万吨  6.2  78.2

蔬 菜  万吨  315.1  16.1

主要畜禽产品、水产品生产情况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 )

肉类总产量  万吨  89.2  17.0

#猪牛羊肉  万吨  55.7  17.2

牛奶产量  万吨  31.2  8.4

禽蛋产量  万吨  51.9  13.1

生猪出栏数  万头  465.7  13.6

牛出栏数  万头  64.0  12.2

羊出栏数  万只  72.6  6.9

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275.7  10.1

牛年末存栏数  万头  63.1  14.4

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62.1  8.8

水产品产量  万吨  16.8  3.7

工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33.4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其中,重工业增加值884.4亿元,增长35.0%;轻工业增加值349.1亿元,增长24.7%。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51.5亿元,增长22.7%;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590亿元,增长32.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350.4亿元,增长31.6%。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IT产品、农副产品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等八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975.9亿元,增长31.7%。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92.3亿元,增长34.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8.0%。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授予我市“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048亿元,增长44.3%。工业出口产品交货值249亿元,增长36.4%。工业拥有市级以上名牌产品195种,其中国家级名优产品11种,省级名优产品94种。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26.9亿元,比上年增长74.4%;利润总额185亿元,增长1.3倍;亏损企业亏损额12.2亿元,下降49.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6.8%,比上年提高49.1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6%。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汽车  辆  352439  31.7

#中华轿车  辆  113839  79.8

宝马轿车  辆  34720  34.5

汽车发动机  万千瓦  3674  27.2

金属切削机床  台  90224  11.6

#数控机床  台  20371  33.9

矿山设备  吨  154870  30.2

水泥设备  吨  35068  55.6

酸性蓄电池  万千伏安时  223  25.2

输送机械  万米  24.6  15.9

变压器  万千伏安  5518  19.7

彩色电视机  万台  344  25.7

化学原料药  吨  31902  6.0

轮胎外胎  万条  359  0.6

铝材  吨  51310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