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2 沈阳市统计局

价格指数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5。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1.0,消费品价格指数106.0。分类别看,食品类指数111.6,烟酒及用品类指数101.8,衣着类指数100.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指数100.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指数101.3,交通和通信类指数99.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指数99.7,居住类指数104.0。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3.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105.0。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106.1,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106.6;房屋租赁价格指数101.8,其中住宅租赁价格指数101.1。

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955.8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9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1033.6亿元,增长27.7%;第三产业增加值807.3亿元,增长16.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5.1亿元,增长38.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76.7亿元,增长41.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80.5亿元,增长19.2%。

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1.9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7.7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567.2亿元,增长30.1%;第三产业增加值377亿元,增长16.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4.5亿元,增长4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3.7亿元,增长37.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7亿元,增长60.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7.1亿元,增长16.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1亿美元,增长1.6倍;出口7.9亿美元,增长22.3%。

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

2007年城建投资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奥体中心体育场建成投入使用,西部出海大道、沈抚大道、苏桃公路等7条重点公路竣工通车。五爱隧道工程、三好跨浑河桥、南阳湖跨浑河桥、沈康高速公路等工程正在抓紧建设。地铁工程顺利推进,1号线及延伸线工程22座车站全部开工建设,2号线全线开工。沈抚城际客运公交已开通3条线路。

年末市区铺装道路总长度2590公里,总面积4418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3115公里,路灯19.6万盏,永久性桥梁266座。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达到1348公里,年内新增、更新公交车辆500辆,公交标准运营车辆5709标台,增长2%,新开、调整公交线路31条,公共交通客运总量达到10.3亿人次,增长13.2%。年末全市出租汽车19318辆。

全年新增供水管网17公里,供水管道总长度2982公里,供水量5.38亿立方米,综合日供水量159.6万吨。供热面积1.78亿平方米。煤气供气管道总长度2300公里,人工煤气、天然气及液化气家庭用户达到152.3万户。

新增绿地8.82平方公里,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1285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65%,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6平方米。

环境保护

全市15个区县(市)、开发区的生态区(县)建设规划都已经通过省级专家论证,新创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7个、市级环境优美村30个、生态环保模范小区(单位)23个、市级绿色社区29个,市级绿色宾馆10个。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双下降”。完成78家单位142台脱硫装置和87台除尘器的改造和50家冒黑烟单位的污染治理工作,拆除10吨以下非工业生产燃煤锅炉258台,机动车尾气达标率达到86%以上,年度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323天。浑河、环城水系水质持续改善,浑河全河段化学需氧量年平均达到国家地表水四类水质标准;3万吨/日辉山明渠河口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完工,建成5万吨/日辽中污水处理厂和4万吨/日浑南上夹河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75%;清除细河下游12公里河段淤泥15万立方米;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100%,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00%。在南二环和东西快速高架桥噪声扰民路段建设隔声屏1170米;整治了太原街、中街等11条街路商业活动噪声;《沈阳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颁布实施。开展了电磁辐射申报登记。

三、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全年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立项150项。举办重大科技活动35项。拥有两院院士26人(1人为双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8人。拥有市及市以上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16个。取得市以上科技成果850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729项。应用技术成果中,达到国际水平320项(国际领先47项,国际先进273 项);达到国内水平409项(国内领先326项,国内先进83项)。软科学成果及基础理论成果121项。各类技贸机构技术贸易成交额51亿元。专利申请490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279件;专利授权284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86件。

教育

普通高等院校 30所,其中高等专科职业技术院校10所。招收本、专科学生9.4万人,在校生31.7万人,本、专科毕业生7.3万人。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研究生11529人,在校研究生33276人,毕业研究生8187人。普通中学337所,在校生34.8万人;中等专业学校35所,在校生5.5万人;职业中学66所,在校生5.2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4.3%。小学校649所,在校生36.3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3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1.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

文化

全年推出10台精品剧目。全市各专业艺术院团共演出1265场,演出收入1530万元;100多家民营演出团体共演出2万余场。各区县(市)开展节庆文化、社区文化、田园文化、广场文化等8大系列文化活动2万余场,参与群众1800万人次。全市已登记文物遗存11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被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中央电视台首次将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克里姆林宫三宫并列向全世界直播。全年市属博物馆共接待观众达200多万人次,门票收入4856.8万元,比上年增长12%。东北大鼓、谭振山口头文学等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功举办第二届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并成为全国四大文化产业展会之一。全年引进境外文化活动22起,组织出国演出团组15起。

年末全市拥有市级群众艺术馆2个,博物馆6个,公共图书馆2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5个。

卫生

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1856个(不含村级卫生组织)。其中,医院191个;卫生院13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2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9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5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25个;卫生监督所14个。实有病床34731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8835人,其中执业医师18005人,执业助理医师1695人,注册护士1814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