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4、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建筑业平稳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553.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0%。 全年3556户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25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实际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12074.5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125306元/人,比上年增长9.0%;上缴税金90.9亿元,增长57.7%;实现利润63.5亿元,增长16.8%。亏损企业由上年的630户减少到600户。 房地产开发稳步增长。全年开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上年的2744个增加到2995个,房地产开发投资1142.2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商品住宅投资839.0亿元,增长36.5%。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862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1%;竣工面积2845万平方米,增长16.4%。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0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5%;商品房销售额923.9亿元,增长37.4%。年末全省尚未销售的商品房面积1367万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3.8%。 5、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89亿元,比上年增长34.8%。按城乡分,城镇投资4977.1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农村投资711.8亿元,增长28.5%。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82.5亿元,比上年增长27.1%;第二产业投资2654.4亿元,增长28.9%;第三产业投资2852.1亿元,增长41.4%。 老工业基地改造投资快速增长。全省工业投资2277.4亿元,比上年增长29.7%。装备制造、电力、建材和化学工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装备制造业投资623.70亿元,增长38.0%,其中,专用设备、通讯设备和电气机械工业投资分别增长82.6%、49.1%和48.1%。原材料工业中的化学工业投资223.90亿元,增长61.2%;建材工业投资215.9亿元,增长44%;石油工业投资124.3亿元,增长31.1%。电力燃气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15.5亿元,增长49.6%。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非国有投资3964.7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9.7%。其中,民间投资3362.67亿元,增长35.1%。在民间投资中,私营个体投资1480.85亿元,增长40.3%;股份制及其他投资1693.10亿元,增长31.5%。地方项目投资5082.1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上年的88.7%上升到89.3%。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省年投入超亿元的建设项目由上年的646个增加到907个,完成投资2102.5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占全部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的55.6%。鞍钢西区500万吨精品钢材生产基地、本钢二号冷轧生产线、辽阳石化年产80万吨PTA、沈阳到抚顺高速公路、烟大火车轮渡、昌图风电厂等158个项目建成投产或基本达到投产条件;庄河电厂新建工程、华能营口二期工程、铁岭至朝阳高速公路、大伙房水库一期输水工程等建设进度加快;鞍钢营口鲅鱼圈500万吨宽厚板、营口五矿150万吨宽厚板、抚顺石化年产100万吨乙烯、康平发电厂、桓仁风电厂、沈阳地铁一二号线、大伙房水库二期输水、滨海公路等新建工程开工建设;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全社会投资新增固定资产总值31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5.4%。城镇交付使用的各类房屋建筑面积5584.3万平方米,增长12.6%,其中住宅2891.0万平方米,增长17.0%。共有8936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焦炭110万吨、炼钢260.8万吨、钢材121万吨、铁合金40.3万吨、铝加工1.6万吨、水泥324.1万吨。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全省城市用水普及率由上年的93.8%上升到95.0%;供气普及率由上年的88%上升到89%;万人拥有公交车辆由上年的8.9标台增加到9.5标台;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由上年的7.95平方米增加到8.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由上年的7.5平方米增加到7.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上年的36.5%上升到36.6%;污水处理率由上年的47%上升到48%;垃圾处理率由上年的50%上升到54%。 6、国内贸易 国内贸易稳定增长,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5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97.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8%。 消费品市场比较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4.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按城乡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87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62.2亿元,增长15.9%。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87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513.0亿元,增长13.3%。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870.9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其中,汽车类零售额175.3亿元,比上年增长29.8%;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51.5亿元,增长39.9%;家用电器类零售额76.8亿元,增长16.3%;通讯器材类零售额25.8亿元,增长26.9%;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5.4亿元,增长27.4%;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17.3亿元,增长12.1%;服装类零售额100.9亿元,增长21.0%;鞋帽类零售额27.8亿元,增长23.1%;金银珠宝类零售额19.1亿元,增长29.4%;化妆品类零售额16.7亿元,增长14.3%;粮油类零售额12.5亿元,增长41.9%。 7、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48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出口总额283.2亿美元,增长20.8%;进口总额200.7亿美元,增长14.2%。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13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1%;加工贸易出口134.1亿美元,增长13.9%。机电产品出口9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1.0亿美元,增长19.0%。各出口经营主体中,国有企业出口8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4%;“三资”企业出口150.0亿美元,增长12.5%;其他企业出口52.9亿美元,增长28.1%。在进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口7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4%;进料加工贸易进口73.2亿美元,增长18.5%;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口21.1亿美元,增长24.9%;租赁贸易进口2.7亿美元,下降5.9%。 年末我省对外贸易国家(地区)217个。对外出口额位于前五名的是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和香港。其中,全年对日本出口6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2%;对美国出口41.9亿美元,增长25.0%;对韩国出口33.7亿美元,增长16.9%;对新加坡出口12.5亿美元,增长78.6%;对香港出口10.4亿美元,增长21.3%。 实际使用外资快速增长。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336项,比上年下降13.0%;合同外资金额152.4亿美元,增长0.8%。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5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7%。在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中,合同外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有445个,合同外资额101.2亿美元,占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额的66.4%。投向制造业、房地产业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投资额128.4亿美元,占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额的84.3%。年末工商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累计为16402户,其中,当年新增2033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