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到2001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41家,比上年减少7家。2001年全市保险机构累计承保金额为3872.2亿元,增长96.4%。保费收入28.0亿元,增长48.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6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9.4亿元。财产险赔款金额4.2亿元,人身险赔付金额4.9亿元。 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建设 2001年是我市城建历史中投资最多的一年,共完成投资额30亿元,比上年增长50%。年内东西快速干道的高架桥建成通车。完成了联合路、北京街、北三经街、北陵大街、泰山路等31 条街路的改造及新开河桥工程。新建和改造道路长度79公里,总面积201.3万平方米。铁西工业区、北市地区改造工程已开始启动。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开发浑南,建设新沈阳,把浑南建设成沈阳的浦东”的战略部署,2001年浑南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全面启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以54.5%的增幅高速增长,投资额达8.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6亿元,新建了白塔堡河东区1号桥、西环路雨水暗渠和东西区连接段排水工程等一批建设工程项目。新区创新体系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全年新建和改造扩建孵化基地13万平方米,创业中心、海外学子园在孵企业144家,在孵高科技项目300个。2001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72个,实际利用外资9069万美元,同比增长18.1%。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建设全面推进。为提升沈阳市的整体功能,进一步缓解市民乘车难的问题,年内全市投入大量资金,新购置了750台公交车,使年末市内公交车辆达到了2831台。同时全市还新开辟了公交线路16条,使全市公交线路总数达到126条。到2001年末,全市市区道路总长度达1668公里,面积达2866万平方米,永久性桥梁174座。到年末全市拥有出租汽车1.7万辆。全市公交线路总长度2676.8公里。 城市供水、供气、供电、供热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年新铺设供水管网18.8公里,供水管网改造达15.9公里,综合日供水能力达163.4万吨。全市供热面积达8600万平方米。管道燃气用户达100.9万户。年末煤气管道总长度达1359.6公里。全年实际用电量 115.2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4.4%。其中工业用电62.7亿千瓦小时,增长3.0%;居民生活用电22.8亿千瓦小时,增长6.5%。本着为人民办实事的指导思想,煤气公司及有关单位年内解决了6.9万户居民煤气拖期开栓问题。市自来水总公司解决了14万户居民的“三峰”供水问题。 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积极推进区域环境和城市整体环境的整治。全市拥有环境保护系统单位42个,其中各级环境监测站15个。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202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128.5平方公里。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50万吨。全年共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317个,完成环境治理项目投资1.05亿元。南运河、卫工河清淤工程全面竣工,北部粪便无害化处理工程已经完成,老虎冲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场及中转站工程已全面启动,凌空污水处理厂已形成10万吨的污水处理能力。 城市绿化 2001年全市加强绿化建设,城市园林绿化面积继续扩大。新建了浑河森林公园、龙王庙游园、小南天主教堂广场等5块大型公共绿地和南七等20块街心绿地,环沈阳生态森林圈建设全面展开。2001全年共植树157万株,铺草坪39.7万平方米,扩大绿化覆盖面积25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5.1%。全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4729.4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 三、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01年全市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推动科技发展取得了新突破。2001年我市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园、纳米技术及先进材料产业园正式奠基,国家“863”软件技术产业园建设开始启动,大学科技产业园发展势头良好。民营科技企业达到3115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86亿元,同比增长26.8%。沈阳市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示范工程项目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大专项,并已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年末市以上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25个。2001年,全市共取得市以上科技成果758项,达到国际水平的226项,其中国际领先46项,国际先进180项;达到国内水平的231项,其中国内领先176项,国内先进55项。有591项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和应用。年末全市新增技术贸易交易机构56个,技术贸易成交额达22.2亿元,同比增长40.3%。全年申请专利3586件,授权1848件。 教育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基础教育继续巩固提高,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全面发展。 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全年普通高等教育共招收本、专科(高职)学生5.6万人,比上年增长10%。全市共有21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达16.8万人,增长20%。全年高等院校本、专科毕业生2.6万人。全年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招收研究生4028人,在校研究生9660人,分别增长31%和34%,毕业研究生1442人。 全市共有小学1415所,在校生48.4万人,比上年下降7.8%。拥有中等学校507所,其中普通中学360 所,在校生38.8万人,增长6.2 %;中等专业学校40 所,在校生3.8万人,增长2.1 %;职业中学77 所,在校生5.1万人,下降10 %;技工学校30 所,在校生9104人,下降5.9 %。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升学率达71%。 全年成人高等院校共招生3.1 万人,在校生8.4 万人,毕业生2.3 万人。 文化 文化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开展各级各类文化活动1621项,参加活动人数达12万人次,吸引观众60余万人次。开展各种大型广场活动400余场,300多个街道、镇、社区等中小型广场文化活动近万场,参加演出的专业和业余单位近600个,参与活动的群众达400余万人次。全市文艺创作精品叠出,戏剧小品《神偷传奇》在第十一届群星奖评比中获金奖。在第二届蒲公英奖评比中,我市获得了三金、两银、五铜的佳绩。到2001年末,全市拥有市级群众艺术馆 2个、文化馆 1个,博物馆3 个,公共图书馆2 个,档案馆1 个,艺术表演团体 5 个。拥有市级广播电台1 座,市级电视台1 座,沈阳电视台已开播5套电视节目。全年沈阳地区出版各类报纸1.8 亿份、各类杂志610 万册、图书 805种,均与上年持平。 卫生 卫生事业取得新进展,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医疗条件不断改善。2001年末,全市共拥有卫生机构731个(不含门诊所、卫生室 、医务室及村级卫生组织),其中医院、卫生院 362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 30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4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77万人,其中医生2.08万人,护师、护士1.68万人。全市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92人、医院床位5.02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