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2 辽宁省统计局

2001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经过各地方、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完成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顺利实现“十五”计划奠定了基础。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同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国有企业脱困仍未脱险,下岗职工较多,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城乡部分居民生活较困难等状况。

1、经济总量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3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5亿元,增长6.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8%,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2444.2亿元,增长7.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6%,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043.9亿元,增长11.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07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全社会劳动生产率24199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

2、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5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农业产值505亿元,增长9%;林业产值21.8亿元,增长10.7%;牧业产值328.2亿元,增长8%;渔业产值190亿元,增长5.6%。

农业生产克服严重春旱影响,粮食产量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1394.4万吨,比上年增产254.4万吨。其中,水稻产量341.2万吨,比上年下降9.1%;玉米产量823.7万吨,增长50.3%。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46.3万吨,比上年增长56.4%;棉花产量0.8万吨,增长33.9%;甜菜产量35.7万吨,增长24.3%。蔬菜产量1816.8万吨,比上年增长3.4%。水果(含果用瓜)产量338万吨,比上年下降2%。

林业生产保持发展。全年植树7.8亿株。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0.3万公顷。退耕还林5.1万公顷。新封山育林24.2万公顷,中幼龄林抚育面积3.6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3%。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250万吨,比上年增长5.9%,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70.16万吨,增长8.7%。禽蛋产量146.9万吨,比上年增长4.7%。牛奶产量25万吨,比上年增长8.9%。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350.8万吨,比上年增长3.6%。其中,淡水产品产量40.3万吨,增长11.4%;海水产品产量310.5万吨,增长2.7%。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建设取得进展。全年推广重大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面积66.7万公顷,平衡配套施肥面积65万公顷。重点强化了农业产业化项目实施工作,确立了省级现代农业园区45个,食用菌种繁育基地10个,山野菜种苗繁育基地8个。全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已发展到41个,生猪生产基地县达到32个,黄牛生产基地县达到27个;蔬菜保护地面积12.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7%。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401.7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4.6%。全年农村用电量103亿千瓦小时,与上年持平;化肥施用量(折纯)109.8万吨,比上年增长0.4%。每公顷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3.37千瓦,比上年增长4.7%。

水利建设继续加强。全年水利建设总投入资金22.99亿元。全年新增水库容量2.17亿立方米,新建小方塘2436座,拦河坝1297座。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8.3万公顷,比上年末增长2.9%;节水灌溉面积30.6万公顷,增长15.9%。

3、工业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4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869.3亿元,比上年增长9.3%;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547.5亿元,增长12.9%,其中集体企业完成产值330.1亿元,增长9%,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1700.3亿元,增长11.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878.5亿元,增长13.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8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重工业完成产值3599亿元,增长10.2%。分企业隶属关系看,中央工业完成产值154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地方工业完成产值2871.3亿元,增长10.7%。

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市场适销产品产量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幅度。其中,钢产量增长6.9%,钢材产量增长9.2%,化工产品中的合成洗涤剂产量增长29.2%,聚氯乙烯树脂产量增长24.7%,盐酸产量增长28%。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其中,制冷空调设备产量增长98.2%,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增长38.9%,大型机床产量增长23.4%,数控机床产量增长19.1%。市场适销的耐用消费品及与人民生活相关的轻纺产品增长较快。其中,激光视盘机产量增长1.3倍,房间空调器产量增长52.4%,吸尘器产量增长8.2%,丝织品产量增长10.4%,羽绒服装产量增长24.6%。受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和结构调整的要求,部分产品产量下降。其中,润滑油产量下降10.4%,燃料油产量下降4.1%,家用电冰箱产量下降19.1%,家用洗衣机产量下降13%。

新产品开发进一步加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完成393.9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全年工业共开发新产品6100项;开发、投产重大新产品400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30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150项。节能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全年重点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3.6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9%。

工业产销衔接保持了一定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4%,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96.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重工业97.6%,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产销率为98.2%,集体企业产销率为96.4%,股份合作企业产销率为95.6%,股份制企业产销率为9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销率为97.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销率为95.1%。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稳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425.6亿元,比上年增长4.9%;盈利企业盈利额202.7亿元;其中盈利额在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6户,盈利额高达113亿元,占全省盈利企业盈利额的55.7%。实现利税380.6亿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33.2亿元。全年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8021元/人,比上年增长14.1%。资产负债率为58.6%,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

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018.1亿元,比上年增长2.2%;实现利税266.6亿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