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2 沈阳市统计局

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坚持在发展中克服困难,在前进中化解矛盾,全面完成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2000年,国民经济保持了适度增长。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1.0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4.9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550.2亿元,增长 10.3%。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4%、44.3%和49.3%。

财政收入保持一定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0.2 亿元,比上年增长9.1%(可比口径)。其中各项税收收入55.5 亿元,增长9.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达 92.5亿元,增长16.2%。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科技方面的支出2.2亿元,增长10.6%;用于农业支出3.8亿元,增长10.8%;用于卫生、教育事业支出15.5亿元,增长12.7%,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12.0亿元,增长13.8%。

农业

各级政府积极推进农村二次创业,在遭受严重旱灾,粮食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努力增加农业投入,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确保了农业的稳定发展。2000年实现农业增加值71.0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种植业增加值45.1亿元,下降4.3%;林牧渔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14.4%。全年实现粮豆总产量233.8万吨,比上年下降31.9%。

主要农产品产量

粮食及大豆

2000年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及大豆

233.8

-31.9

其中:水稻

93.8

-4.7

玉米

112.3

-48.2

小麦

5.5

-27.3

大豆

7.3

49.6

油料

5.9

45.8

蔬菜

284.2

2.5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万公顷。其中,经济林面积 0.1 万公顷,占造林总面积的 8.5%,森林覆盖率为13%。

畜牧、水产业平稳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 33.3万吨,比上年增长9.4%;禽蛋产量24.5万吨,比上年增长 9.1%。2000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10万吨,比上年增长5.3%。

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和存、出栏数   2000年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33.3

万吨

9.4

#猪牛羊肉

19.7

万吨

6.6

牛奶产量

5.7

万吨

12.5

禽蛋产量

24.5

万吨

9.1

生猪出栏数

204.7

万头

3.9

牛出栏数

8.8

万头

10.6

羊出栏数

15.3

万只

13.9

猪年末存栏数

158.2

万头

10.2

牛年末存栏数

15.9

万头

11.4

羊年末存栏数

22.9

万只

9.1

农业综合机械化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2000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75.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7%;机耕地面积达52.2万公顷;地膜覆盖面积达到3.5万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6.3万吨,下降1.4%。农村用电量34.8亿千瓦小时,基本与上年持平。

“一带四区三线”建设初具形象。欧亚庄园累计投资已超10亿元,总体规划项目完成了40%。2000年,沈阳市在欧亚庄园内新建成的国际展览中心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沈阳市原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兴建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已累计投入资金2500万元,其标准化操作技术符合国际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已带动周围3000多户农民从事无公害生产。澳家农业庄园、德胜农业庄园一期投资工程基本完成。科技示范园区开始发挥示范作用,肖寨门农业科技示范园已投入生产。龙头企业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亚洲红酒葡萄生产基地全面启动。年内“一带四区三线”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9.1亿元。

工业

2000年,我市工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41.2亿元,增长11.2%。其中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均简称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5.8亿元,增长11.3%。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18.1亿元,增长15.4%;集体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0亿元,下降14.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7.6亿元,增长17.7%。全年规模以上轻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6.0亿元,增长16.6%;规模以上重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9.8亿元,增长9.7%。大型企业集团在我市经济中继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全市30户重点企业集团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05.9亿元,增长27.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4.1%。30户重点企业集团全年实现利税39.4亿元,增长28.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4.9%。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以信息、生物工程及制药、新材料、自动化、节能与环保、现代农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正逐步形成。2000年我市高新技术实现产值达461亿元,比上年增长28.8%。

全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产销衔接状况进一步改善,亏损额减少。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实现利税60.7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33.0%,9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增长20.7%。全年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40.0%。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为96.17%,比上年提高13.96个百分点。

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增加值32.1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6.4%。全市工业全年共实施了19 项更新改造限额以上项目,投入26.9亿元。同时,还开发了一批重点产品,全市名牌产品总数达到了116种。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0年产量 比上年增长(%)

彩色电视机

172

万台

187.8

啤酒

42.97

万吨

10.8

服装

614.7

万件

4.9

钢材

3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