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2 沈阳市统计局

2000年,我市依托多个重大节庆活动和重要会展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沈阳的知名度,拓宽了旅游这一大市场。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2%。旅游外汇收入累计达 8100万美元,增长18.0%。

金融、保险业

金融业运行平稳,存贷款稳定增长。年底全市拥有金融机构及网点1516家。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为1700.5亿元,比年初增长14.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58.1亿元,比年初增长5.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392.2亿元,比年初增长16.9%(可比口径,下同)。其中,短期工业贷款313.1亿元,比年初增长2.6%;短期农业贷款27.5亿元,比年初增长3.8% ;短期商业贷款265.9亿元,比年初增长3.7%。全年银行现金累计收入4333.9亿元,累计支出404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8%和 28.0%。收支相抵,净回笼货币28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证券业在调整中稳步发展,全年证券市场成交额累计2429.3亿元。其中国家债券成交额186.1亿元,股票成交额2230.3亿元。

至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48家,比上年减少4家。2000年全市保险机构累计承保金额为1971.9亿元,下降9.4%。保费收入18.9亿元,下降9.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6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1.3亿元。财产险赔款金额5.0亿元,人身险赔付金额5.6亿元。

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建设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年内京沈高速公路全线开通,省快速客运站投入使用,桃仙机场扩建工程已完成大部分工作量,哈大电气化改造工程、秦沈客运专线建设按计划推进。综合运输网体系进一步完善。一环路、北二路、黄河大街改造等项目相继完工。东西快速干道加紧建设,轨道交通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得到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工程、电信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煤气管网及配套工程已接近尾声。小区二次加压供水改造工程已完成计划投资的50%以上。浑南起步区基础设施及浑河南堤工程等项目正在积极建设当中。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全面推进。到2000年末,全市市区道路总长度达 1653.7公里,面积达2830.8万平方米,永久性桥梁162座。年末市内共有公交车辆2219台,出租汽车 1.7万辆,公交线路 111条。全市公交线路总长度3428.2公里。

城市供水、供气、供电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年新铺设供水管网4.1公里,综合日供水能力达198.4万吨,全市供热面积达8000万平方米,管道燃气用户达 85.5万户,煤气管道总长度达1331公里。全年实际用电量 110.4 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9.7%。其中工业用电60.9亿千瓦小时,增长7.0%;居民生活用电21.4亿千瓦小时,增长18.9%。

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

年内沈阳市环保部门采取措施,对境内小流域进行综合整治。治理工作坚持污染治理与企业技术改造及实施清洁生产相结合,确保了工程治理的质量和工期。城市污水日处理量50万吨。全年共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11个,完成环境治理项目投资1.1亿元。目前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工程及南部污水处理厂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北部、南部、西部三大污水排放系统正在进一步完善。

城市绿化

2000年全市加强绿化建设,城市园林绿化面积继续扩大。二环路沿线、铁路沿线以及辉山明渠绿化带的建设使沈城的绿意更浓,风景更加靓丽。2000全年共植树 255.2万株,铺草坪 80.5万平方米,扩大绿化覆盖面积101.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3.91%。全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4528.4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4.3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0.14平方米。

三、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48.6万人,拥有市以上全民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29个。全年科技经费支出达13.5亿元。2000年,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750项,其中通过市级鉴定的217项。科技成果中达到国际水平的123项,其中国际领先22项,国际先进101项。达到国内水平的262项,其中国内领先146项,国内先进116 项。有474 项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和应用。年末全市新增技术贸易交易机构180个,技术贸易成交额达15.8亿元。全年申请专利 3410件,授权1949件。

教育

全市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全年普通高等教育共招收本、专科(高职)学生5.1万人,比上年增长36%。全市共有21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达13.1万人,增长31.4%。全年高等院校本、专科毕业生2.03万人。全年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招收研究生3062人,在校研究生7187人,分别增长44.2%和28.5%,毕业研究生1433人。

全市共有小学1468所,在校生52.5万人,比上年下降 6.1%。拥有中等学校597所。其中普通中学368所,在校生36.5万人,增长9.2%;中等专业学校42 所,在校生3.7万人,下降6.1%;职业中学 92所,在校生5.7万人,下降15.6%;技工学校95所,在校生1.0万人,增长0.2%。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3%,高中阶段升学率达40.9%。

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继续发展。全年成人高等院校共招生3.3万人,在校生8.8万人,毕业生2.8万人。

文化

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年内成功举办了首届广场文化艺术节。全年20个文化广场,共举办各种文化活动400余场,观众达400余万人次。沈阳广场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提升了沈阳的城市文化品位,也为沈阳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了极好的契机。2000中国(沈阳)书画艺术节也在我市举行,通过举办书画艺术节这样一个有声势、有规模的盛大活动,弘扬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了全国书画艺术的交流。2000年,全市文艺舞台百花争艳,好戏连台,一些剧目(节目)在全国性的比赛中获奖,其中杂技《天幻》、舞剧《月牙五更》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获文化部首次设立的中国艺术节大奖;话剧《北方的湖》获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到2000年末,全市拥有市级群众艺术馆 2个、文化馆13个,博物馆3个,公共图书馆19个,档案馆 1个,艺术表演团体5个。拥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全年新闻出版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全年沈阳地区出版各类报纸2.9亿份,比上年增长15.3%;出版各类杂志715.0万册,下降4.6%;出版图书855种,增长4.8%。

卫生

沈阳卫生系统以深化卫生改革为中心,实施科技兴医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2000年末,全市共拥有卫生机构738个(不含门诊所、卫生室 、医务室及村级卫生组织),其中医院、卫生院 368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0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 15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 4.8万人,其中医生2.1万人,护师、护士 1.7万人。全市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和医疗床位7.0人和5.3 张。市民健康水平继续提高,全市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