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15、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较快发展。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7个,全年共演出1万场次,观众1200万人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5个,文化站1642个;公共图书馆128个,其中少儿图书馆14个,全年共接待读者1250万人次,外借图书1200万册;博物馆31个,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67个;档案馆154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55万卷(件)。全省有省市级广播电台15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5座,广播电台开办节目97套,广播人口覆盖率96%;全省有省市级电视台15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567座,电视台开办节目108套,有线电视用户418.7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6%。全年共出版报纸87种,总印数9.6亿份;出版各类杂志318种,总印数1.29亿册;出版图书6636种,总印数1.92亿册。 卫生事业在改革调整中继续发展。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1323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114个,个体、私人诊所6613个;总床位18.8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医疗床位16.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2.7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医生7万人,护师、护士7.5万人。预防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91个,卫生技术人员1.3万人;妇幼保健机构106个,卫生技术人员0.3万人。年末全省共有乡镇卫生院1085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骄人成绩。在第九届全运会上,我省运动员取得了41块金牌、31.5块银牌、28.5块铜牌,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和总积分均列全国第二的好成绩。全年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我省运动健儿获得了9个世界冠军、21个亚洲冠军、74个全国冠军,6人4次创、超4项世界纪录,8人8次创超6项亚洲纪录,8人10次创超5项全国纪录。全民健身活动稳步推进,学校体育持续活跃,有99.1%的在校学生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16、土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土地资源利用、开发取得新成效。全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1万公顷,除涝面积达到98.9万公顷。全年保持了耕地占补动态平衡。到年末,全省有耕地415.5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2%。 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单位433个,从业人员6937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03个,环境监测人员1805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069个,项目总投资14.36亿元。在全省城市中已建成45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1102.4平方公里;已建成72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708.4平方公里。 自然保护取得新的进展。全省有自然保护区6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全省自然保护区面积257.72万公顷。全省城市绿化覆盖率31.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 17、人口和就业 全年出生32万人,出生率7.74‰;全年死亡26万人,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长率1.64‰。年末全省总人口4194万人(不包括常住地待定人口和普查登记后流出我省的人口),其中,城镇人口2303万人,占总人口的54.9%;乡村人口1891万人,占45.1%。男性人口2110万人,占总人口的50.3%;女性人口2084万人,占49.7%。在总人口中,0--14岁743万人,占17.7%;15--64岁3120万人,占74.4%;65岁及以上人口331万人,占7.9%。 年末在岗职工总数547.2万人,比上年末下降6.8%;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295.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1%;单位其他从业人员14.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9%,比上年末上升1.2个百分点。 18、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97元,比上年增长8.2%;人均消费性支出4654.4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58元,比上年增长8.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86元,增长1.9%。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2051.9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810.3万平方米。年末全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9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6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22.6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6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巩固提高。年末全省参加失业保险职工648.1万人;有737.5万职工和287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350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 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顺利进行,2001年7—12月全省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基金实际征缴13.5亿元。已为7月1日以后退休的职工按新办法发放了基本养老金。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省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5.8亿元,有106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各地还配套实施了临时救济、政策扶持、社会互助、家庭赡养等救助办法。临时救助53.6万人,救助款物折合资金1.2亿元。全省各市都成立“低保机构”,有90%的街道成立社会救助中心,95%的社区成立社会救助站。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稳步发展,全省各市、县区都实施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年发放保障粮款6718万元,已保障13.5万人。全年共支出救灾款和捐款3.1亿元,捐赠棉衣被772.6万件。到年末,政府已为1万户农村“三老”人员建房60.1万平方米,占全部“三老”人员的15%。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省各类社会福利设施床位5.6万张,收养4万人。城镇社区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年末城镇已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8527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523个。年末农村已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930个。全年共销售社会福利彩票8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8亿元。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