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已转入整体推进和制度创新阶段,阶段性成果显著。公司制已在全省逐步推开,法人治理结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已初步形成。至2001年末,在省级以上有关部门确定的118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业企业中,已有68%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造,99%的改制企业已建立健全了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为标志的法人治理结构,半数以上的改制企业出资人在两个以上,改变了国家作为企业唯一出资人的局面,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全省企业的生产经营连续4个季度运行在景气区间。工业在六大行业中景气指数持续保持领先地位。2001年4个季度,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分别达到121.8、139.9、133.2和121.6。国有企业景气指数分别达到112.6、123.4、124.9和112.7,是1998年以来的4年中,第二个实现连续4个季度运行在景气区间的年份;大型企业景气指数分别达到130.6、149.8、145.3和130.6,平均高出全省工业企业景气指数水平17.1点;全省重点扶持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分别达到141.3、150.3、135.8和126.6,平均高出全省工业企业景气指数水平16.7点。 4、建筑业 建筑业生产持续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全年2517户资质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6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施工的单位工程3.6万个,建筑面积7290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5.9%和15.1%。建筑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59145元/人,比上年增长8.4%;实现利税35.5亿元,比上年增加9.9亿元。投标工程承包面达到81.9%,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业发展迅速。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3970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施工面积3008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0.2%和20.1%。商品房竣工面积1616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住宅竣工面积1298万平方米,均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048万平方米,增长10.5%,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894万平方米,增长11.2%,商品住宅个人购买量达到95%。 5、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1.3亿元,增长12.6%;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7.1亿元,增长8.2%。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投资686.5亿元,比上年增长5.7%;城乡集体经济投资158.5亿元,增长2.8%;城乡个人投资174.3亿元,增长16.9%;其他各种经济类型投资399.1亿元,增长26.7%。 按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90.8亿元,增长8.7%;技术改造投资329.9亿元,增长16.4%;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321.6亿元,增长21.4%;其他投资276.1亿元,增长3%。 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全年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52.9亿元,增长12.2%,其中,工业完成投资516.7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97.3亿元,增长11.6%;其中,以城市基础设施为重点的社会服务业投资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年162项年计划投资超亿元的重点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466.9亿元,占全部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完成投资总额的56%,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秦沈铁路客运专线和丹本、盘海、锦朝、锦阜4条高速公路的路基和桥涵全部完工,哈大铁路电气化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基本具备投产条件,金哨水利枢纽、抚顺电厂二期改造、大连快速轨道工程、辽化乙烯扩建和辽河油田基本建设及技术改造项目按计划完成了预期目标。沈阳桃仙机场扩建、沈阳东西快速干道工程、大连第一热电燃汽轮机工程、大连北三市东西大通道、大窑湾码头一期工程、大连香海热电厂、抚顺特钢2#电池工程、阜新电厂二期改造等20项重点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 投资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955.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7.3%;竣工各类房屋建筑面积5295.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竣工率59.5%。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原油开采140万吨,发电机组容量28.8万千瓦,平板玻璃177万重量箱,钢材45万吨,港口吞吐量60万吨,新建改建公路1143公里,程控交换机64万线。 6、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总额3751.2亿元,比上年增长9.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额1652.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商品批发额1373.5亿元,增长6.9%,商品零售额279.4亿元,增长19.4%。 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拉动和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消费者信心进一步增强,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消费品零售额233.4亿元,比上年下降2.1%;集体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30.9亿元,比上年增长3.2%;股份制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09亿元,增长34.5%;私营经济消费品零售额238.1亿元,增长14.9%;个体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096.3亿元,增长14.4%;外商投资经济消费品零售额37.1亿元,增长40.1%;港澳台商投资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4.3亿元,下降2.3%。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6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51.3亿元,增长10.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餐饮业零售额259.3亿元,增长18%;其他行业零售额275.3亿元,增长0.9%。 商品交易市场继续发展。年末全省商品交易市场达到3155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1745.1亿元。其中,成交额超过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185个,成交额1034.4亿元,占全部成交额的59.3%。 7、旅游业 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984万人次,增长16.9%;接待入境旅游人数74万人次,增长20.9%,其中港澳台同胞12万人次,增长7.4%,外国人62万人次,增长23.7%。旅游总收入312亿元,增长22.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74亿元人民币,增长23%;旅游外汇收入4.6亿美元,增长21%。 8、市场价格 市场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上年持平。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上涨0.2%。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1.8%,烟酒及用品类下降2%,衣着类下降3.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3.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7.3%,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3%,居住类上涨3.4%。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4%。其中,重工业下降0.9%;轻工业下降1.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与上年持平。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比上年上涨0.4%,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上涨0.4%;设备工器具下降0.4%;其他费用上涨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