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对外经济技术和劳务合作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继续发展。全年新签技术出口合同247项,合同金额1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5%。新签技术引进合同和设备进口334项,合同金额1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技术引进大项目增多,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占合同额的70%。全年全省在海外新办各类企业19家,新增对外投资2772万美元。到年末,全省在海外兴办的各类企业达到297家,对外投资累计达到2.4亿美元。 全年共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项目1381项,比上年增长1.4%;合同金额62.2亿美元,增长39.3%;完成营业额4.1亿美元,增长16.2%。全年外派劳务人员3.9万人,比上年增长24.9%,年末在外劳务人员4.6万人。到年末,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107个。 四、社会事业 科技 年末全省科学研究开发机构1132个,从事科研活动人员20.8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3.1万人。全年科技经费支出77.1亿元,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32.8亿元。 科学研究取得新成果。全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766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539项,达到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1757项。在各类科技成果中,基础理论成果99项,软科学成果198项。 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取得新成绩。在取得的科技成果中,不同程度得到推广和应用的2545项,推广应用率达67.6%。新增产值162.5亿元,创利税22.3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全省重点实施“1355”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断发展,沈阳、大连海外学子“创业园”创立,沈阳软件园区和大连软件园区被认定为国家软件产业化基地和出口示范基地。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9.7%。 技术市场和专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15万项,成交金额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7151件,比上年增长17.9%,授权专利4842件。 天气预报和地震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共有天气预报服务台站68个;卫星云图接收站5个;地震台站18个。 教育 高等学校规模扩大。全省普通高等院校共招收研究生5804人,比上年增加1799人;在校研究生13655人,增加3081人;招收本、专科学生11.02万人,比上年增加2.24万人,在校生29.77万人,增加6.19万人。 中等教育在调整中得到发展。全省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学生3.04万人,在校生14.89万人;普通高中461所,招生15.24万人,比上年增加0.85万人,在校生42.94万人,比上年增加3.02万人。 九年义务教育顺利实施。全省初中在校生173.76万人,初中入学率达98.26%;小学在校生344.4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32%。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3.57%和0.27%。 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继续发展。全省成人高、中等专业学历教育共招收学生8.29万人,在校学生22.62万人;成人中、初级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学员344.26万人次。全年扫除文盲6.29万人。 文化 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0个,全年共演出1.2万场次,观众1350万人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6个;公共图书馆129个,图书流通1200万人次;博物馆30个;档案馆15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73万卷(件)。全省有省市级广播电台16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5座,广播电台开办节目95套,广播人口覆盖率95%;全省有省市级电视台15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587座,电视台开办节目48套,电视人口覆盖率95%。全省已初步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的目标。全年共出版报纸80种;出版各类杂志318种,总印数1.37亿册;出版图书5775种,总印数1.5亿册。 卫生 卫生事业在改革调整中继续发展。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12564个,其中个体、私人诊所6113个;总床位19.07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医疗床位17.2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2.77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医生7.03万人,护师、护士7.49万人。预防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68个,卫生技术人员1.25万人;妇幼保健机构108个,卫生技术人员0.32万人。年末全省共有乡镇卫生院1091个。 体育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在第二十七届悉尼奥运会上,我省运动员取得了5块金牌、1块银牌、3块铜牌的好成绩。全年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我省运动健儿获得了9个世界冠军、21个亚洲冠军、73个全国冠军;2人7次创、超4项世界纪录。全民健身活动稳步推进,全省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2000万人;学校体育持续活跃,有98.3%的在校学生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省各类社会福利设施床位5.4万张,收养4.35万人。城镇社区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年末城镇已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443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470个。年末农村已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888个。 五、就业和人民生活 就业 年末全省全部从业人员2024.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083.8万人,比上年末下降0.2%。在城镇从业人员中,在岗职工总数588.3万人,比上年末下降6.8%;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244.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5.7%。据劳动部门统计,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1.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3万人。 居民收入 职工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743元,比上年增长10.7%。 城镇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有所下降。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57.8元,比上年增长9.4%;人均消费性支出4356.1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55.6元,比上年下降5.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54元,比上年增长8.4%。 居住水平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2010.9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916.0万平方米。据住户调查资料,年末全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8.9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4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22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1平方米。 六、土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全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3万公顷,改善除涝面积1.6万公顷。全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动态平衡。到年末,全省有耕地416.4万公顷,与上年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