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在全盟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41亿元,为上年的2.12倍;第二产业投资57.33亿元,增长19.68%。其中:工业投资56.56亿元,增长18.23%;第三产业投资47.09亿元,比上年增长6.20%。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05亿元,为上年的2.07倍。 五、内外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7亿元,比上年增长22.16%。其中: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2.74亿元,县以下零售额3.43亿元,分别增22.58%和19.50%。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0.48亿元,零售业零售额20.70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79亿元,分别增6.00%、22.70%和21.81%,其他行业零售额0.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5%。 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额7190万美元,比上年增19.8%。其中:出口额2519万美元,比上年降2.1%;进口额46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2%。主要出口商品有金属钠、氯酸纳、无毛绒、食用盐、建材等。策克口岸进口原煤190万吨,增57.02%。全盟实际利用外资488万美元,同比增长9.66%。 年内全盟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1.32万人次(含一日游游客),比上年增长29.68%,其中:入境旅游者1.8万人次,国内过夜旅游者69.6万人次,一日游游客39.9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21亿元,比上年增45.09%。 六、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2008年,完成全社会公路客运量469.93万人,货运量123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4.81%和3.07%;客运周转量48457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230722万吨公里,分别增4.22%和6.30%。年末公路总里程达708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530公里,等外公路517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45公里,一级路85公里,二级公路278公里。全盟23个苏木镇全部通路。年末全盟机动车保有量达3.8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 2.6万辆。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8370万元,比上年增17.60%。年末(本地电话)局用交换机容量达2.43万门,增3.40%。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74439户,降14.76%;移动电话用户186523户,增20%。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260962户,增7.49%。互联网络用户23454户。全盟电话普及率达119部/百人,比上年增加7部/百人。 七、金融、保险业 2008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3.64亿元,比年初增加35.51亿元,增长52.12%。其中:企业存款29.25亿元,储蓄存款49.11亿元,分别增长71.89%和30.43%。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7.19亿元,比年初增加7.82亿元,增长7.86%。其中:短期贷款43.95亿元,降3.34%;中长期贷款51.59亿元,增长15.10%。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87.28亿元,降0.56 %,现金支出200.92亿元,降0.59%,收支相抵货币净投放13.65亿元,比上年降0.97%。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6062万元,比上年增23.49%。其中:财产险6585万元,人寿险9477万元,分别增12.22%和32.75%。全年保险业赔付额3670万元,比上年增38.44%。其中:财产险3317万元,寿险353万元,分别增47.29%和降11.5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8年全盟共有各类学校52所,招生6753人,在校学生31876人,毕业生7442人。其中:普通中学17所,招生1991人,在校学生11903人,毕业生3938人;小学21所,招生1939人,在校学生14128人,毕业生689人;幼儿园9所,招生835人,在校学生2126人,毕业生626人。年内全盟义务教育辍学率:小学为0,初中控制在0.2%以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书教人。全年有2105人参加各类高考,录取1456人,其中:各类本科录取515人,录取率为24.47%;专科录取941人,录取率为44.7%。全盟专本科录取率为69.17%。 全年取得科技成果17项,全部为应用技术成果。全年专利申请量4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0项,年内签订项目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9189万元,推广农牧业适用技术27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8座,调频转播发射台5座,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站8822座,微波站24个。拥有公共图书馆4个,群众艺术馆及文化馆4个,文化站23个。广播覆盖人口16.48万人,覆盖率达89.81%,电视覆盖人口16.66万人,覆盖率90.79%,有线广播电视用户40228户,图书馆藏书16.15万册。全年出版报纸212.8万份,其中:《阿拉善日报》212万份,《阿拉善广播电视报》8000份。 年末拥有卫生机构(不包括嘎查、村卫生室)172所, 其中:医院1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9所,卫生院42所,门诊部1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2所,妇幼保健机构4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所,卫生监督所4所,采血机构1所。病床832张,卫生技术人员1615人,执业医师670人,执业助理医师152人,注册护士393人。拥有嘎查、村卫生室17所,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08人。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7.84万人,体育人口比例达42.65%。全盟体育健儿参加全区体育比赛获奖牌16枚,其中: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4枚,其他奖牌7枚。 十、环境保护 全盟确定的自然保护区9个,总面积358.80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个,旗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全盟拥有工业废水治理设施42套,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69.87%;拥有工业废气治理设施163套,工业废弃中,二氧化硫排放量42491.01吨,工业粉尘去除量55115.27吨,工业粉尘排放量11692.75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2.0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438.96万吨,城镇生活污水中氨氮排放量379.07吨,生活及其他二氧化硫排放量4409吨,生活及其他烟尘排放量1707吨。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盟总人口22.05万人,比上年增加0.32万人。其中,女性10.7万人,城镇人口16.5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2万人,出生率8.96‰;死亡人口0.11人,死亡率4.89‰;人口自然增长率4.07‰。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61元,比上年增加2502元,增长20.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069元,比上年增加997元,增长19.66%。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33.71%,农牧区为33.28%。城镇居民每百户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10.44部/百户,接入有线电视网络的电视机99.55台/百户,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38.58台/百户。城乡居民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有不同程度增长。 表5 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