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1 锡林郭勒盟统计局

锡林郭勒盟统计局

(2009年3月25日)

2008年,全盟各族人民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和建设,国民经济呈现较快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1500万元,同比增长2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0900万元,同比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2505200万元,同比增长26.3%。第三产业增加值965400万元,同比增长16.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38379元,同比增长19.6%,按2008年末汇率折算约5500美元。

2008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0%,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3%。全盟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4.0:58.5:27.5调整为11.9:63.6:24.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6.1%,其中, 食品类上涨14.7%,居住类上涨4.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4.6%,衣着类上涨3.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2%。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动力购进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18.4%和8.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2%。

年末全盟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06650人,同比增长3.8%。其中:在岗职工104852人,同比增长3.5%。全盟共安置各类就业人员26756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922人。劳务输出20600人,其中劳动部门组织输出10287人。对254户零就业家庭实施了就业援助。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510327万元,同比增长44.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73251万元,同比增长49.9%。税收收入完成418516万元,同比增长36.7%,占地方财政总收入比重为82.0%;非税收入完成91,811万元,增长95.4%,占地方财政总收入比重为18.0%。财政支出明显扩大, 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全年地方财政支出775822万元,同比增长33.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1653万元,同比增长40.0%;教育支出87656万元,同比增长9.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9894万元,同比增长54.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1114万元,同比增长17.7%;医疗卫生支出31574万元,同比增长27.3%;环境保护支出90522万元,同比增长65.9%;农林水事务支出97964万元,同比增长76.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伴随着经济增长结构性能耗呈增加的趋势。二是地区间发展水平不协调,城乡经济差距有所拉大。三是经济发展特别是重化工业的不断推进,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弱,全社会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四是基础设施和自然条件仍是制约着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整个生态系统依然脆弱,农牧业抵御灾害风险能力不强,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滞后和水资源不足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二、农牧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2. 6万公顷,同比增长0.4%。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1万公顷,同比增长34.3%。全年粮食总产量27.55万吨,同比增长1.7倍。油料产量达0.63万吨,同比增长1.5倍。蔬菜瓜果产量达82.3万吨,同比增长15.1%。

6月末牲畜存栏1332.02万头(只),同比减少100.31万头(只)。12月末牲畜存栏710.09万头(只),同比减少5.41万头(只)。

全盟肉类总产量17.8万吨,同比下降7.3%;奶类产量46.8万吨,同比增长18.2%;羊毛产量达9089吨,同比下降18.4%。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0412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1779公顷,飞播造林20000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38633公顷。

全年共完成沙源治理面积152200公顷。其中,营林造林61333公顷,草地治理81333公顷,小流域治理9534公顷。全年转移农村牧区人口46977人。

年末全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07.66万千瓦,年内新增11.45万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8240公顷,年内新增376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126300万元,同比增长28.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7年末的300户增加到2008年末的342户,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47900万元,同比增长29.3%。

分行业看,能源、金属矿、化工、建材和农畜产品加工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拉动作用明显,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900300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8.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量的贡献率达96.5%。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

行业 增加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能源工业 100.80 40.7

煤炭开采业 28.89 143.2

石油开采业 36.82 -2.8

电力生产和供应业 35.09 51.4

建材工业 12.92 29.8

木材加工业 3.20 -24.8

砖瓦石材建筑材料制造业 5.10 56.1

水泥及其制品业 4.23 86.4

结构性金属制品业 0.39 70.9

化学工业 6.19 -11.3

冶金工业 39.30 30.4

黑色金属开采业 12.13 16.6

有色金属矿开采业 20.76 27.7

黑色金属矿冶炼业 6.41 81.0

农畜产品加工工业 30.82 2.4

农副食品加工业 17.62 -12.5

肉食品加工业 15.58 -9.6

食品制造业 2.41 18.3

饮料制造业 0.96 25.5

纺织业 8.10 29.4

皮毛制品业 0.59 4.8

造纸业 1.14 43.0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442.66,同比提高82.89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达308.98亿元,同比增长52.0%。实现利润总额19.44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税金总额25.40亿元,同比增长63.3%。

在主要工业产品中:原煤、发电量等工业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4665.53 123.7

原油 万吨 100.33 5.0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79.21 61.8

供电量 亿千瓦小时 40.2 2.7

铁矿石原矿量 万吨 363.99 2.8

铅选矿产品含铅量 吨 25701 61.2

锌选矿产品含锌量 吨 96129 106.1

精制食用植物油 吨 6184 -35.5

鲜冷藏冻肉 万吨 9.49 16.0

配混合饲料 万吨 18.07 -13.1

白酒 千升 16253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