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1 阿拉善盟统计局

阿拉善盟统计局

2004年3月16日

2003年,盟委、行署带领全盟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转移发展战略”,沉着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带来的严峻困难和挑战,万众一心,奋力拼搏,使全盟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边疆安宁,社会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在连续几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65498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455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4419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33624万元,分别增8.2%、34.7%和7.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上年的13469元提高到今年的16960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47:42调整至今年的10:53:37。

物价稳中有升。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达99.3%,比上年增长0.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102.1%,增长1.0个百分点。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盟就业人员89599人,比上年末增加1878人,增长2.14%。其中:城镇51695人,农牧区37901人。全年通过各种渠道安置下岗职工1839人,比上年增加36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9%。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40321万元,比上年增加8071万元,增长25.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240万元,上划中央两税15081万元,分别增加4361万元和3710万元。财政支出因2002年有通旗油路专项资金的拔付而明显减少,全年地方财政支出83887万元,比上年减少33000万元,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科技三项支出、抚恤、社会救济费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分别增长58.2%、59.2%和71.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并末得到根本遏制,资源转换步伐缓慢,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待快速提高。

二、农业

农作物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159公顷,比上年减少2458公顷,其中:小麦1623公顷、玉米6262公顷,分别比上年减播867公顷和1449公顷;油料种植3778公顷,扩大1149公顷;棉花种植1359公顷,扩大658公顷。

粮食、薯类、瓜类等大宗农产品减产;油料、棉花、糖料产品迅速增产。全年粮食产量65434吨,比上年减产14934吨;油料11115吨,增产4155吨;棉花5274吨,增产2706吨。设施农业迅速发展,特种农产品产量成倍增加。

畜牧业生产喜获丰收。2003年我盟向“六镇、八区、十大滩”转移转产牧业人口519户1922人。六月末牲畜头数188.51万头(只),比去年同期增加22.69万头(只),十二月末牲畜头数141.38万头(只),比去年同期增加16.33万头(只)。全年肉类总产量12229吨,羊毛产量823吨,羊绒产量292吨,分别增产2234吨、77吨、68吨;驼绒产量197吨,减产12吨。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当年完成造林面积6640公顷,造林成活率达86.0%;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4.19万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2433公顷,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67公顷。

水利建设得到发展。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6.25万千瓦,增长5.66%,农牧业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程度继续提高,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870吨,下降40.17%,农牧区用电量7044.6万千瓦小时,增36.91%;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7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50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6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产销衔接基本正常。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42298万元,比上年增长27.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增加值115805万元,增长31.1%,主要产品增产的多,减产的少。产品销售率达96.15%,比上年提高0.39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3年,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2万元,基本与上年持平,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0.71,比上年提高1.20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18次,比上年多周转0.34次,资本保值增值率117.15%,资产负债率68.22%,分别比上年增加2.75和5.5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82136元/人,比上年增长23.48%成本费用利润率6.40%,总资产贡献率9.06%,分别比上年减少2.18和1.15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增势强劲。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2121万元,比上年增69.8%,全盟四级及以上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46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4.32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30.81%和39.57%,实现利润673万元,增长56.8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45000万元,比上年增86.0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89311万元,更新改造投资41008万元,分别增长83.65%和145.90%。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全年第一产业投资12681万元,第二产业投资104009万元,第三产业投资12831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8.19%、248.98%和32.90%。

五、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005万元,比上年增13.7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1.41%。其中: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70219万元,县以下零售额20786万元,分别增13.87%和9.4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9451万元,餐饮业零售额8835万元,分别增14.09%和8.50%。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活跃。年末,商品交易市场16个,比上年减少2个,全年商品成交额12626万元,比上年增长44.36%。

对外贸易取得新进展。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额12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33%。其中:出口额752万美元,增15.87%;进口总额463万美元,为去年同期的2.48倍。主要出口商品:无烟煤21.50万吨、盐品6820吨、金属钠1533吨、硅铁1458.5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1.11%、44.43%、145.67%和2330.83%,无毛羊绒11吨,比上年减少67吨。全盟利用国内资金25582万元,比上年增长46.85%;策克口岸开放3次60天,出入境人员41722人次,出入境车辆15087辆次,进出口总量3082吨,增长92%。进出口总值380万美元,是上年的2.24倍。

旅游业继续发展。年内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3.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34%,海外游客5032人次,创外汇收入151.5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9.80%,旅游总收入达1.71亿元,比上年增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