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 ,全盟各族人民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发挥资源优势壮大特色产业,国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积极进展,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1766万元,同比增长2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8197万元,同比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 1702326万元,同比增长28.9%。第三产业增加值801243万元,同比增长21.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28687元,同比增 长21.3%,按2007年末汇率折算达3927美元。 2007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8%,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1%。全盟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6.6:53.6:29.8调整为14.0:58.5:27.5。 全 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3%,其中,居住类和食品类,分别上涨3.8%和12.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4%,衣着类上涨 3.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6%。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动力购进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8.1%和2.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 4.6%。 年末全盟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02755人,同比增长0.6%。其中:在岗职工101339人,同比增长0.78%。全盟共安置各类就业人员24175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7361人,劳务输出9521人。对1676户零就业家庭实施了就业援助。城镇登记失业率3.9%。 全 年财政总收入(原口径)427644万元,同比增长45.6%。地方财政总收入(新口径)完成353254万元,同比增长48.8%。其中:一般性预算收 入182231万元,同比增长40.7%。上划中央税收完成141580万元,同比增长57.5%。财政支出明显扩大,公共财政的服务保障功能得到加强。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新口径)582097万元,同比增长31.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1653万元,同比增长40.0%;教育支出80331万 元,同比增长73.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1746万元,同比增长4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7392万元,同比增长36.3%;医疗卫生支出 24810万元,同比增长60.7%;环境保护支出54571万元,同比下降8.2%。 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表现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工业经济增长伴随着结构性能耗增加的趋势。二是经 济增长对社会事业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贡献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城乡差距有所拉大,工业税金占增加值的比重 偏低,全社会就业压力依然较大。三是基础设施和自然条件仍是制约着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表现在:整个生态系统依然脆弱,农牧业抵御灾害风险能力不强,交通 运输等基础设施滞后和水资源不足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二、农牧业 全 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2.5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19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4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84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 11.4万吨,比上年减少11.6万吨,下降50.4 %。其中:小麦、薯类和蔬菜瓜果类产量分别为1.91万吨、7.03万吨和73.80万吨。 牧 业年度牲畜总头数1437.25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23.44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栏1432.33万头(只),比上年减少21.88 万头(只)。日历年度牲畜存栏719.86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90.21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栏715.5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 90.7万头(只)。年内大牲畜和羊出栏818.3万头(只),出栏率102%。全年肉类总产量19.21万吨,增长3.1%;奶类产量39.65万吨, 增长17.1%;羊绒产量736吨,增长9.7%。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1386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1960公顷,飞播造林6666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32760公顷。全年共完成沙源治理面积99147公顷。 年 末全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96.21万千瓦,同比增长8.6%;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4480公顷,同比增长13.4%;农村牧区用电量3967万千瓦时,同 比增长10.1%;化肥施用量(折纯 )9873吨,同比增长4.6%,当年打贮草总量191.95万吨,同比下降21%,实有畜棚(畜圈)52.41万间(座)、2666万平方米,过冬畜均 3.73平方米,增长15.4%,围栏草场面积1025.8万公顷,配套草库伦面积4.94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409826万元,同比增长3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6年末的260户增加到2007年末的300户,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01726万元,同比增长33.1%。能源、金属矿、化工、建材和肉食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拉动作用明显,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075300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量的贡献率达75.3%。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 行业 增加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能源工业 62.09 33.2 煤炭开采业 10.61 63.4 石油开采业 29.56 -2.0 电力生产和供应业 21.92 122.4 建材工业 9.05 46.6 木材加工业 4.12 64.5 砖瓦石材建筑材料制造业 2.86 36.3 水泥及其制品业 2.00 29.4 结构性金属制品业 0.07 32.7 化学工业 4.89 16.3 冶金工业 26.75 21.3 金属矿开采业 23.64 19.4 金属矿冶炼业 3.11 36.3 农畜产品加工工业 24.25 38.0 农副食品加工业 15.09 13.5 肉食品加工业 12.82 19.3 食品制造业 1.69 56.4 饮料制造业 0.72 35.6 纺织业 5.93 129.2 皮毛制品业 0.10 3.8 造纸业 0.72 274.6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53.61,同比提高55.71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达205.61亿元,同比增长52.0%。实现利润总额16.47亿元,同比增长86.4%。实现税金总额15.56亿元,同比增长55.5%。 在主要工业产品中:原煤、发电量等工业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2118.05 89.6 原油 万吨 95.54 3.7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10.80 239.1 供电量 亿千瓦小时 39.13 49.4 铁矿石原矿量 万吨 362.41 29.2 铅选矿产品含铅量 吨 15941 -50.4 锌选矿产品含锌量 吨 46637 -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