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1 阿拉善盟统计局

阿拉善盟统计局

2005年3月10日

2004年,盟委、行署带领全盟各族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围绕转移发展战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三化互动”,使全盟整体经济跃上了50亿元的新台阶,全盟边疆安宁,社会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3185万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79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03086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2309万元,分别增7.1%、43.7%和14.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上年的16960元提高到今年的22464元,按当前汇率折算,约为2713美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54:37调整至今年的8:60:32。

物价涨幅较高。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2%。

就业人数稳步增加。年末全盟就业人员92102人,比上年末增加2050人,增长2.79%。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87%。

财政收入增长快于支出。全年财政总收入58698万元,比上增长45.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3956万元,上划中央收入24742万元,分别增长57%和32.3%。财政支出明显扩大,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07502万元,比上年增长28.2%,在地方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支出、行政管理费、城市维护费和抚恤社会救济费分别增长13.6%、90.8%、27.3%、56.1%和53.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小,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并末得到根本遏制,资源转换步伐缓慢,物价上涨幅度较快,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二、农业

种植业快速增产。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4991公顷,比上年增播5399公顷,其中: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以青饲料为主的基地农作物种植面积略有减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以青饲料为主的其他农作物种植结构由上年的2.5:1.5:1调整为3.3:2.3:1。随着播种面积的增加和单产的提高,产量迅速增加,全年粮食总产量85486吨,比上年增产20052吨,增长30.64%;油料总产量19560吨,增8445吨,增长75.98%;棉花6799吨,增1525吨,增长28.92%;而豆类、薯类和糖类均有不同程度减产。

畜牧业生产跃上新台阶。2004年我盟向“六镇、八区、十大滩”转移转产牧业人口863户3037人。牧业年度牲畜头数明显增加达218.51万头(只),比去年同期增加30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牲畜总头数166.98万头(只),比重为76.4%。牲畜出栏头数51.74万头(只),出栏率27.4%。全年肉类总产量13597吨,羊毛产量1032吨,羊绒产量325吨,分别增产1368吨209吨和33吨。

林业生产保持快速发展。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保护和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774公顷,比上年增加2134公顷,增长32.14%。其中:退耕还林面积3214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4.79万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2466公顷,分别增长4.19%和1.36%。

农牧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6.77万千瓦,增长3.20%,农牧业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程度继续提高,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026吨,增23.74%,农牧区用电量5767万千瓦小时,降18.14%;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7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4千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43千公顷。

三、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产销衔接基本正常。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19893万元,比上年增长50.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增加值194693万元,增长62.2%,主要产品增产的多,减产的少。产品销售率达92.95%。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4年,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0299万元,增76.6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77.79,比上年提高37.16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2.4%,资本保值增值率158.13%,成本费用利润率10.93%,分别比上年增加1.81、40.98和4.0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49次,比上年多周转0.28次,全员劳动生产率89439元/人,增22.18%;资产负债率64.04%,产品销售率92.95%,分别比上年减少2.71和3.05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3193万元,比上年增24.6%。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45328万元,比上年增81.8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67762万元,更新改造投资55306万元,分别增长94.26%和34.87%。投资重点向生产领域转移。全年第一产业投资11874万元,第二产业投资232062万元,第三产业投资20139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8.91%、123.12%和48.06%。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42:56调整到今年的3:52:45。

五、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021万元,比上年增18.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3.59%。其中: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84603万元,县以下零售额23418万元,分别增20.48%和12.6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4910万元,餐饮业零售额10037万元,分别增19.46%和13.6%。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活跃。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额2606万美元,是上年的2.9倍。其中:出口额1592万美元,进口额1014万美元,分别为去年的2.12倍和6.90倍。主要出口商品有金属钠632.8吨,铁合金1109.5吨,草酸456吨等。全盟利用国内资金66270万元,是去年同期的2.6倍;策克口岸开放4次80天,出入境人员6.9万人次,出入境车辆87005辆次,进出口总量156万吨,增长263%。进出口总值902万美元,是上年的4.4倍。

旅游业继续发展。年内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4.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6%,其中:海外游客6596人次,创外汇收入146.61万美元,下降3.29%,旅游总收入达18128万元,比上年增6.01%。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全年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讯业实现增加值18810万元,比上年增长9.0%。2004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公路客运量341万人,货运量83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11.07%和8.49%;客运周转量30553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67310万吨公里,分别增15.90%和4.40%。年末,全盟有公路66条,其中:省道7条,县道14条,乡道23条,专用线17条,边防线5条;公路总里程526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843公里,等外公路316公里,草原自然路1107公里。全盟39个苏木镇中,有35个通了等级公路,通路率近90%,有24个苏木镇通了油路,通油路率近62%。年末全盟汽车保有量达41657辆,其中私人轿车3186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