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1 乌兰察布市统计局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57.68亿元,增长41.1%;实现利税总额21.61亿元,增长28.8%;综合经济效益指数274.8,增长69.5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达到276366元/人,增长32.3%。

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单位数36个(不包括劳务分包建筑业),年末从业人员7934人,增长8.3%;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74075万元,按现价计算增长16.1%;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0.56万平方米,增长2.7%;竣工房屋面积112.13万平方米,增长7.6%。建筑企业完成利润总额1.02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2.73亿元,增长3.49%。其中:国有经济投资完成86.56亿元,下降21.55%;个体经济投资完成47.44亿元,增长45.57%;其他类型投资完成68.73亿元,增长29.75%。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4.32亿元,增长50.2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1.07亿元,增长27.87%,其中:工业完成投资99.5亿元,增长26.7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7.34亿元,下降18.62%。城镇住宅施工面积322.62万平方米,增长9.3%;城镇住宅竣工面积191.21万平方米,下降2.5%。其中:经济适用房完成13.54万平方米。

本年新开工生产能力有:原煤120万吨/年,焦炭96万吨/年,发电量185万千瓦时,铝加工4万吨/年,电石10万吨/年,水泥150万吨/年。

五、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14.37亿元,增长23.9%。其中:市的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7.07亿元,增长24.0%;县的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7.89亿元,增长26.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9.41亿元,增长20.3%。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88.22亿元,增长24.0%;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1.58亿元,增长25.7%;其他行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57亿元,增长14.8%。

六、对外经济

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1008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9.5%。其中:出口总额9147万美元,增长139.6%;进口总额935万美元,增长138.3%。全市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9个,全年合同使用外商投资5277万美元,直接利用外资到位资金6544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市公路交通运输业完成公路客运量1900万人,比上年增长13.3%。公路旅客周转量190902万人公里,增长14.3%;公路货运量4879万吨,增长14.1%,公路货物周转量523231万吨公里,增长35.0%。

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完成3.65亿元,增长6.1%。其中:电信(网通)业务总量完成2.77亿元,增长6.2%。邮政业务总量完成0.88亿元,增长20.87%。网通本地电话用户达到29.8万户,下降18.0%。已通电话行政村比重达到98.6%。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8. 9万户,增长5.6%。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7.9万户,增长11.9%。公用电话用户1.4万户,下降11.9%。

全年旅游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30.0万人,增长5.4%。其中:国外游客2.3万人。旅游业总收入14.8亿元,增长25.4%。

八、金融、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74.6亿元,增长27.3%。其中:企业存款35.9亿元,增长28.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90.9亿元,增长21.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72.0亿元,增长13.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48.5亿元,增长12.6%;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21.2亿元,增长13.7%。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为1042.1亿元,增长4.9%;金融机构现金支出为1065.6亿元,增长4.7%。现金净投放23.5亿元,下降2.0%。

全市人寿、财险两大保险机构年保费收入为43609万元,增长37.4%。其中:人寿保险机构保费收入为33399万元,增长52.0%;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为10210万元,增长4.11%。人寿、财险两大保险机构业务支出为10939万元,增长20.5%。其中:人寿险业务支出为5300万元,增长15.0%;财产保险业务支出为5639万元,增长26.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拥有普通高中9所,在校学生5.0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0.36万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蒙古族学生0.34万人。拥有普通初中54所,初中在校学生7.7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0.37万人,蒙古族学生0.33万人。拥有小学253所,小学在校学生13.13万人。其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0.53万人,蒙古族学生0.48万人。小学入学率达到99.98%;初中入学率达到99.72%。初中毕业生升高中升学率达到82.85%。

全市中、小学新增校舍面积3.3万平方米,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达到12194台,图书405万册。

全市年末拥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7个,各类技术人员358人,高级工程师33人,工程师74人,初级科技人员65人。全年用于科技经费支出1505万元,全年签订技术合同数4个,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40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公共图书馆12个,群艺馆、文化馆12个,博物馆11个,广播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和差转台2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3.8%,电视人口覆盖率90.5%。

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12个。其中:医院22所,卫生院188所;医疗卫生技术人员6608人,其中:医院3126人,卫生院1196人;拥有床位数4325张,其中:医院2677张,卫生院1128张。

全市体育健儿参加区内外重大竞赛获奖牌71枚,其中:全区比赛金牌18枚,银牌21枚,铜牌32枚。

十一、能源、环境保护

据初步核算,全市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3.1%,三年下降累计达到15.22%,完成“十一五”目标21.69%的70.2%。

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20个。其中: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2256.4平方公里;共有生态示范区13个。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职工573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2个。建成烟尘控制区8个,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67.7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2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25.8平方公里。

全市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35个,完成环境污染投资68356万元。其中:工业废水治理完成投资2753万元,工艺废气治理完成投资52300万元;其他治理完成投资12738万元。新增治理废水处理能力720吨/日,新增治理废气处理能力379.5万标立方米/时。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3.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7.23万人,乡村人口135.96万人。城镇化率36.23%。人口出生率7.92‰,死亡率7.48‰,人口自然增长率0.44‰。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87.09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7.98万人,汉族人口276.51万人,其它少数民族人口2.6万人。全市出生人口3.52万人,死亡人口0.7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