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受投资增长的拉动发展较快。全年建筑业增加值为5.5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34.5%。全盟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施工单位工程个数197个,增长33.1%;实现利润总额583万元,比上年下降43.4%;实现税金总额915万元,增长34.4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5715平方米,增长12.95%,其中,优良工程竣工面积53566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全年城镇以上各种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74355万元,增长36.84%。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额为134480万元,增长43.92%,更新改造投资为10490万元,下降20.92%;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8054万元,增长79.51%;其他投资为6560万元,下降14.5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135029万元,增长17.42%;集体投资额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额34555万元,增长265%;城镇工矿区个人投资4771万元,增长60%。按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完成投资164228万元,增长41.16%;中央项目完成投资10197万元,下降8.06%。 投资结构正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逐步向以农林牧渔水利业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以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仓储业和以市政建设为重点的基础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倾斜。全年城镇以上各种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共20124万元,增长154.02%;用于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仓储业投资52688万元,增长22.08%,其中用于交通运输业投资为49856万元,增长80%,占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投资的比重为94.62%;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416万元,增长3.1倍。 围绕四大支柱产业等地区特色经济的仓储业建设取得新进展。其中集宁市国家粮食储备库投资3651万元,内蒙古富广公司马铃薯保鲜储窖投资6900万元,现已全面竣工并投入生产。并新增粮食仓储能力5901.5万公斤,新增商业冷库能力7万吨。 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及生产能力增加。其中,新增造林41226公顷,人工种草19328公顷,综合治理面积达70258公顷,年内增加新建公路589.92公里,改建公路419.65公里;新增城市道路扩建长度15.87公里,城市道路扩建15.70万平方米,增加自来水管道辅设长度2.33公里,新增城市排水管道长度49公里,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万吨。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邮电业持续稳定发展,全盟用于交通邮电的投资进一步增加,交通和邮电通讯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盟经济的发展和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为6.01亿元,增长14.9%。 公路运输基础设施继续改善,综合运输能力得到加强。全年受农作物结构调整及四大支柱产业地区流量变化的影响,全年客货运输量大大增长,全年全社会公路货物周转量为135193万吨公里,增长8.18%,公路旅客周转量为69535万人公里,增长11.6%。 邮政、电信事业迅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型业务不断增加,拓宽了服务领域,全年邮电业务总量为12256.73万元,增长19.34%。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78714门,增长38.6%;本地网用户130296户,增长41.95%,其中,住宅电话为127461户,增长61.13%;城市公用电话点达2239处;电话普及率为4.77%,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为19.9%,增长4.71个百分点,农村电话普及率为0.72%,增长0.35个百分点。已通电话的行政村为531年,增长24.6%。 六、国内贸易 市场商品销售稳定增长。全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257325万元,增长11.8%,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为200697万元,增长14.1%;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56628万元,增长4.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171758万元,增长19.1%;餐饮业零售额41560万元,增长25.8%。 七、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平稳发展。全年外贸出口总额为604.5万美元,增长44.48%。利用外资工作成绩显著,全年外商、港澳台、华侨直接投资协议金额1467万美元,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数9个,比上年增加7个,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625万美元,平均增长1.07倍。 旅游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共接待国际旅游人数18849人次,增长55.69%,其中,华侨和港澳同胞8138人次,增长4.37%。旅游收入增加。 八、金融、保险 金融业运行平稳,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10739万元,比年初增加109606万元,增长18.2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74970万元,增长21.02%,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96340万元,增长16.7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