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1 巴彦淖尔市统计局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全市科技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科技工作任务,以自主创新为主线,积极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强化科研基地建设,优化社会科技资源,全力推进科技兴市战略。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国有独立)11个,从业人员671人。年内荣获自治区级奖励的科技成果1项,授权专利41项。认定登记各类技术合同70项,合同成交金额2.8亿元。全年科技三项费用支出1103万元,增长22.6%。

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共有普通中学86所,在校生数11.43万人,小学484所,在校生数11.67万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99 %,比上年提高0.37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 72.23%,比上年提高10.58个百分点。全市七个旗县区全部列入“两免一补”范围,所有农牧民家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城镇低保家庭义务教育学生也实施“两免”政策,成为全区十二个盟市以县为单位少有的被全部列入“两免一补”范围的盟市。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以创建民族文化大市为目标,精心塑造“河套文化”品牌,成功举办“中国·首届巴彦淖尔河套文化艺术节”,艺术创作繁荣活跃。作品《王婆骂假》获中国第五届曲艺节最高奖—精品奖;作品《秋》获全区第三届中国画展铜奖、全区第二届美术创作神马铜奖。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 个;公共图书馆8座,图书馆服务点30个;文化馆7座;博物馆3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3个;档案馆8个;年末拥有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发射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8.1%;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0.3 %;全年发行《巴彦淖尔报》400万份,《巴彦淖尔晚报》310万份。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63 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6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9 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 个。年末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5111张,比上年增加261张。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127人,其中,执业医师2364人;执业助理医师58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顺利。全市参加合作医疗的农牧民达到15.73万人,报销补偿医药费用的农牧民达到6.40万人次,累计金额355.4万元。

体育事业充满生机。全市体育健儿积极备战全区第十一届运动会,共参加13项注册比赛,获奖牌63 枚。其中,获金牌16 枚,获银牌18枚,获铜牌29枚;在全区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上,我市3个代表队分获田径乙组团体总分第一名、甲组团体总分第四名和男子排球第二名的好成绩。全市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为92.13%,优秀率为20.16%。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了全市首届职工篮球赛、“巴彦淖尔晚报杯”乒乓球邀请赛、老年门球赛等多项群众体育运动。

十、环境保护

环保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举的方针,进一步加快了重点区域、流域的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职工人数284人,环境监测站4个,监测人员82人。全年实施环境污染治理项目60个,完成治理项目投资1.2亿元。市内设立自然保护区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3个,市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5.73万公顷。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据全市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200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73.20万人,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4.76‰。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效益的不断改善以及就业的稳定增加,促进了全市城镇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22元,增长16.1%。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2455元,比上年增长13.3%。农牧业和农牧区发展形势良好,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及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为农牧民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2005年,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265元,比上年增加747元,增长21.2%。其中,农民收入4320元,增加771元,增长21.7%;牧民收入3153元,增加261元,增长9.0%。农牧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达到1005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23.6%,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居民储蓄存款稳步增加。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为7420元,比上年增长 21.8%。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消费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5519元,比上年增长12.3%,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2.7%。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209元,比上年增长20.0%,恩格尔系数为41.1%,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见附表三)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年末全市有16.69万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较上年新增参保职工1.7%。纳入社会化管理离退体人员达3.60万人,共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29272万元,增长28%。养老金发放率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各类城镇职工达13.94万人,增长15.5%。共支付基本医疗保险费8599万元,增长15.5%;参加工伤、生育保险的企业职工分别为4.12万人和2.75万人,较上年增长51.3%和82.4%。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床位236张,收养人数225人;城镇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最低保障救济的户数为21.75万户,人数为49.59万人。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达到612万元,筹集社会福利公益金120万元。

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附表一)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184.77     7.5

小麦     万吨           84.08     14.9

玉米     万吨           98.03     3.2

油料     万吨           40.97      16.4

肉类总产量  万吨           23.02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