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市共接待旅游者481.62万人次,增长15.8%,其中,过夜海外旅游者62.76万人次,增长14.0%。国内旅游者418.86万人次,增长16.1%;国际旅游创汇3.29亿美元,增长26.5%;国内旅游收入53.13亿元,增长33.9%。旅游业总收入69.82亿元,增长29.8%。 七、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完成74.7亿元。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92.2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8%。其中,铁路完成货物周转量248.64亿吨公里,增长5.9%;公路完成货物周转量43.63亿吨公里,增长28.8%;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46.62亿人公里,增长20.4%。其中,铁路完成旅客周转量24.81亿人公里,增长17.5%。公路完成旅客周转量21.81亿人公里,增长23.9%。全市公路里程已达14000公里。 全市邮电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19415万元,增长9.6%;全市电话用户已达63.62万户,下降9.3%。其中,住宅电话为53.76万户,下降7.0%;移动电话用户已达143.62万户,增长27.9%;互联网用户10.76万户,增长33.7%。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截至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25.89亿元,增长11.1%,其中,企业存款88.22亿元,增长25.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67.47亿元,增长4.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92.59亿元,增长2.4%。其中,短期贷款99.55亿元,比上年增加13.19亿元,增长15.28%。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3727万元,比上年增加444万元,增长13.6%。中长期贷款91.47亿元,比上年增加17.1亿元,增长23.0%。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60845万元,比上年减少47630万元,下降43.9%。 银行现金收入累计达1470.39亿元,增长21.5%。银行现金支出累计达1510.82亿元,增长21.0%。收支相抵累计净投放现金40.43亿元,增长3.9%。现金投放的主要渠道为工资性支出、居民储蓄存款支出、行政企事业管理费支出和农副产品采购支出。 我市证券客户开户数已达到15717户,比上年净增了9067户,增长136.3%,仅2007年开户数就超过了历年开户数2417户。 全市保险业务总收入9.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7.6%。其中,财产险收入3.08亿元,增长69.2%。寿险收入6.22亿元,增长38.8%;全年保险赔付额为2.61亿元,增长22.0%。其中,财产险赔付1.39元,增长71.6%。寿险赔付1.22亿元,下降8.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鉴定科技成果11项。全年上报自治区5项科技进步奖。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6项,合同成交金额3726.7万元,下降55%。 全市现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3519人,增长4.2%;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11432人,增长2.5%。成人本科、专科在校生1467人,增长44.4%;普通高中49所,比上年增加2所,招收学生18577人,下降14.3%。在校学生数57095人,增长0.95%。其中,少数民族14812人,增长2.9%;初中175所,招收学生24425人,下降28.5%,在校学生数94941人,下降11.9%。其中,少数民族22829人,下降13.4%;小学校413所,减少86所,招收学生21317人,下降4.6%,在校学生139728人,下降3.5%;学龄儿童入学率99.78%,小学毕业升学率为99.97%。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公共图书馆14个,群艺馆、文化馆14个,博物馆11个,档案馆14个;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调频发射台61座,广播覆盖率86.5%;电视台2座,电视发射转播台156座,电视覆盖率86.0%。 全市现有卫生机构1231个,比上年减少62个,医疗卫生单位病床10435张,增加17张。 全市体育健儿在全区竞赛中获奖牌28枚,其中,金牌7枚、银牌12枚、铜牌9枚。在全国曲棍球比赛中获1金2银的佳绩。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出生人口26353人,人口出生率为9.74‰。死亡人口15503人,人口死亡率为5.73‰。人口自然增长率4.01‰。城镇人口比重达66.0%。年末全市总人口达270.56万人。 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达50.4亿元,增长18.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686元,增长1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364元,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642元,增长18.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0.5%。城镇居民住房人均建筑面积25.64平方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211元,增长16.7%。 其中,农民4063元,增长16.2%。牧民5895元,增长20.2%。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3284元,增长22.42%。农牧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5.1%。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20.19平方米,增长2.8%。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108台,电冰箱85台,洗衣机96台,微型计算机31台;农牧民家庭中农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04台,电冰箱32台,洗衣机67台,摩托车50辆。牧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04台,电冰箱28台,洗衣机42台,摩托车107辆。(见附表4) 年末社会福利院床位数954张,比上年增加51个,增长5.3%。年末在院人数646人。城镇社区服务网络持续发展,已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44处。年末全市有265163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77802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 十二、资源和环境保护 全市土地面积25.3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95.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4.7%。退耕还林工程人工造林面积5万亩,退耕还草面积100万亩;天然草场面积14890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9.26%,退牧还草面积320万亩;地方林地面积58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23.1%;矿产资源探明或初步探明的矿产49种;水资源总量为316.19亿立方米,占自治区的56.39%。其中,地表水总量298.19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18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46万千瓦,水域面积48.32万公顷。 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11项,报告表62项,建设项目验收22个。拆除分散供热锅炉370台,减少燃煤4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600吨。关停小火电机组12台,容量合计4.65万千瓦。关停11家小钢厂、3家小水泥厂,关闭了粘土砖、石灰窑等78家非煤矿山企业,共削减二氧化硫1700吨。启动实施“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呼伦贝尔草原可持续管理)项目。完成了松花江水系雅鲁河成吉思汗断面、额尔古纳水系额尔古纳河黑山头断面等9个国控重点流域监测断面以及区控、市控断面的地表水质监测任务,全年共上报3441个有效监测数据。 注: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快报数。生产总值及分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速度除注明外,均为与上年同期相比。总人口为人口抽样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