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交通、邮电、通信和旅游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5505.21万吨,比上年增长21.2%。其中,铁路2126.71万吨,增长7.9%;公路3309万吨,增长23.6%;民航69.5吨。 旅客运输总量717.16万人,比上年增长37.3%。其中,铁路219.42万人,增长18.3%;公路495万人,增长12.5%;民航2.74万人,增长158.4%。公路、铁路、民航三种运输方式客运量比重分别为69.0%、30.6%、0.4%。 年末全市公共汽车(含小公共汽车,下同)线路达到23条,比上年增加2条;运营里程1930公里,比上年增长6.98%。全市共有公共汽车运营车辆317辆,比上年增加2辆;客运出租车运营车辆953辆。全年城市公共交通共运送乘客2298万人次(不含出租车),比上年增长4.9%。 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0.01万辆。汽车保有量3.84万辆,其中,小型汽车1.73万辆。个人汽车保有量达到8.73万辆,其中,个人小型汽车保有量1.31万辆。 2006年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18.55万户,比上年增长3.4%。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8.44万户,乡村电话用户0.11万户。局用交换机容量达76.1万门,增长23.7%。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39.7线/百人,比上年增加1.1线/百人。本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5.8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8.67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2.7部/百人,比上年增加21.3部/百人。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242.07万元,与上年相比下降20.5%。全年订销报纸588.4万份,增长8.1%;订销杂志32.7万份,增长0.9%;收寄函件125.7万份,增长30.7%;收寄特快专递9.9万件,增长21.4%。年末邮政储蓄余额1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 旅游市场迅速发展。全年国内旅游收入6393.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国内旅游人数31.3万人次,同比增长54.0%。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18人次,比上年增长640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81万美元,同比减少6.87万美元。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2006年,我市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2.54亿元,比上年增长8.1%。年末全市中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5.65亿元,比年初增加13.64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35.57亿元,比年初减少2.74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2.07亿元,比年初增加12.7亿元。中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1.1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年初增加15.5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6.51亿元,比年初增加7.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2.72亿元,比年初增加4.81亿元;票据融资11.94亿元,比年初增加3.44亿元。 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190203.36万元,比上年增长171.84%。其中股票成交额130750.96万元,增长103.38%;国债成交额40.66万元,下降80.63%;基金成交额476.32万元,下降24.66%。 年末全市有各类保险及保险代理公司9家,比上年增加6家。全年保费收入1.01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782万元,增长26.2%;人身险保费收入3291万元。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0.35亿元,比上年下降2.9%;其中财产险赔付3304万元,寿险给付150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所。全年招收专科学生1105人,专科在校生达到1884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6.7%和46.6%。 年末全市有职业中学3所,在校生3145人。普通高中5所,招生3895人,在校生10310人,毕业生3162人。 基础教育进一步优化。年末共有初级中学18所,招生5905人,在校生16604人,毕业生5473人。小学47所,招生5685人,在校生37224人,毕业生668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6人,在校生87人,毕业生8人。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8711人。 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学校1所,招生158人,在校生641人,毕业生240人,教职工102人,其中专任教师86人. 年末全市有民办学校2所,其中,民办初中1所,民办高中1所。共招生329人,在校生共863人,毕业生共326人。教职工110人,其中专任教师91人。 全年科技三项费用总支出1350万元,比上年增长37.2%。全年申请专利25项,授权专利19项。全年取得科技成果11项,其中项获得自治区奖励1项。全市签订技术合同41项,合同成交额19951万元,比上年增加16117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236.2万元,同比降低7.5%。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15.78万册,比上年增长6.8%。全市1个市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举办演出77场。拥有电视台1座,开播2个频道,电视节目达到36套。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0.8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为75.0%。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7.4%和97.2%。实现了让所有的农区居民都能看上电视听上广播的目标。全市各类电影院1个,全年放映电影526场。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市级文物保护点10处。乌海地区注册登记的博物馆1座,馆藏文物600多件。《乌海日报》年发行量9000份。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及各类诊所、卫生所等305个。其中,医院15个,卫生院10个,卫生所、医务室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村卫生室49个,诊所20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141张。其中,医院1895张,卫生院90张,妇幼保健院116张,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0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3088人。其中执业医师1037人,助理执业医师134人,注册护士873人。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体育场地656片。其中,体育馆1个,网球场30个(室内网球场2个),乒乓球馆4个,篮球场257个,门球场19片,各类街心公园社区健身场地130片。年内全市各类群众体育参加人数达到57000人次。数万人受益。 2006年,全市共获得自治区各类比赛奖牌23枚,其中金牌10枚,银牌5枚,铜牌8枚。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在我市居住半年以上人口)47.0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1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67‰,死亡率5.16‰,自然增长率4.51‰。少数民族人口3.0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68万人。2006年,我市城镇人口45.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达96.48%。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30元,比上年增长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3%。人均消费支出为9323元,比上年增长2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6%。2006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7%,比2005年降低个3.7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1.3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9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