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5640元,比上年增长21.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农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2%。农区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2平方米。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9.06万人、13.49万人、9.1万人和64.53万人,生育保险5.51万人。养老和医疗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净增0.57万人、0.83万人,失业保险人数与去年持平,生育保险比去年增加0.5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参加新型农区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36563人,占我市农区常住人口78.6%,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有所提高。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30978人,比上年增加178人;其中,享受农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3338人,比上年增加926人。 年末我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2家,床位220张,收养各类人员222人(在院152人,寄养70人)。 十三、资源与环境 全年平均降水量122.7毫米,比上年增加41.2毫米。全年总用水量2.68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2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88亿立方米,农业用水1.51亿立方米。全社会节水意识增强。全年农业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500亩,工业和生活完成节水技改措施3项。 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6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2.8%。全年生活垃圾清运量45.4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5.5%(按清运量计算)。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215天,比上年增加12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58.9%。城市绿化覆盖面积10.93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8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9.5%,比上年提高10.49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8.74平方米。 2006年,全市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68个,比上年增加53个,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总投资26594万元。已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59.8平方公里。 全市共完成生态治理面积17.9万亩。人工造林4.9万亩;完成围栏封育13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完成1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2.5万亩,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0.3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50万株。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13.8%。全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为1.69公顷。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增加值为现价,除注明外,增加值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计算。 3、按自治区统计局要求,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历史数据根据经济普查结果作了相应调整。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5、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