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1 吕梁市统计局

吕梁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吕梁调查队

山西省统计局吕梁市调查监测中心

(2008年3月)

2007年是吕梁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和加快构建和谐吕梁的重要之年。一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双百双千”和“环保攻坚”两大战役,团结一致,奋发进取,确保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圆满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取得了新的成就,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高位平稳运行。初步测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00144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7118万元,增长10.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38941万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05384万元,增长9.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4028元,比去年净增2575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5:67:28调整为今年的5:69:26。

市场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2%。消费价格八大类构成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3.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4.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0%,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1.7%;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3%,居住类价格上涨6.8%,只有衣着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1.2%、2.0%。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7%;其中,轻工业上涨9.4%,重工业上涨5.3%,生产资料上涨5.3%。按工业行业大、中类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涨3.0%,炼焦业上涨6.0%,炼铁业上涨6.0%,炼钢业上涨4.9%,电力生产业价格保持稳定。

二、农业

农业生产保持了平稳发展。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7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334千公顷,同比减少0.3%。其中,秋粮播种面积312千公顷,增长0.3%。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中,高产作物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128千公顷,增长6.3%;高粱的种植面积9千公顷,增长6.4%;秋杂谷物的种植面积18千公顷,增长13.9%。

粮食产量灾年略增。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77万吨,比上年增产0.4%。其中,夏粮减产14.2%,总产量为7万吨;秋粮增产2.0%,总产量为70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51亿元,增长20.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693亿元,增长38.2%,轻、重工业分别增长25.7%、38.9%,产销率达到98.1%。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亿元,增长13.0%;集体企业完成28亿元,增长9.7%;股份合作企业完成3亿元,增长45.3%;股份制企业完成173亿元,增长31.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19亿元,增长43.1%。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7亿元,增长27.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6188万吨,增长19.9%;洗煤3905万吨,增长47.8%;焦炭2332万吨,增长19.6%,其中机焦2312万吨,增长19.8%;生铁367万吨,增长28.1%;粗钢265万吨,增长35.5%;农用化肥(折纯)19万吨,增长29.1%。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531.4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3.4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6.09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减少9.21%。

建筑业健康发展。实现增加值33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亿元,增长3.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1亿元,比上年增长48.4%。其中,城镇投资234亿元,增长46.4%;房地产开发投资9亿元,增长59.7%;农村投资29亿元,增长19.4%。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20亿元,增长45.9%。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投资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1%;第二产业投资171亿元,增长36.8%;第三产业投资94亿元,增长56.6%。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投资54亿元,增长25.5%;炼焦投资17亿元,下降19.3%;电力工业投资36亿元,增长61.5%;冶金工业投资28亿元,增长87.2%;交通运输业投资34亿元,增长23.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2亿元,增长74.4%;教育投资6亿元,增长79.8%。

房地产开发继续加快。全年投资完成9亿元,比上年增长59.7%。商品房竣工面积29万平方米,下降28.4%。商品房销售额8亿元。其中,现房销售额占39.2%,期房占60.8%。

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383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56.5%;新增固定资产164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0.4%。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亿元,增长24.0%。其中:市的消费品零售额完成58亿元,增长20.3%;县的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9亿元,增长25.2%;县以下零售额完成38亿元,增长29.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101亿元,增长24.6%;住宿和餐饮业完成21亿元,增长31.8%。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据海关统计,2007年,全市进出口总额67544万美元,比去年增长40.8%。其中,出口总额完成62012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9%;进口完成5532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51%。出口国别达到81个。备案登记的进出口企业全年增加11户。全市外贸企业总数达到110家。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到位外资21967万美元,比上年增加9.8%。吸引利用省外、市外资金123059万美元。新增外资企业13户。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基础设施继续完善。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206公里。新增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1082公里。新增通水泥路行政村252个,通达率达65%。实现了所有建制村通公路的目标。沿黄扶贫旅游公路一期工程已全线通车。公路里程1446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2公里,一级路141公里,二级路1759公里。公路密度为68.6公里/百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9.06%。新增70个行政村通客车,村通客车率由上年的87%提高到90%。

全年公路货运量488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4.88%;公路货物周转量313675万吨公里,增长10.34%;公路客运量2228万人次,增长2.72%;公路旅客周转量153833.3万人公里,增长5.39%。

全市邮电业务迅猛发展。邮政业务总量(不变价)21137万元,比上年增长32.8%。邮政业务总收入16540万元,比上年增长35.3%。年末电话用户1960728户(固定移动合计),较去年增加26.7%。全市每百人电话(包括移动)拥有数达到55部,较去年同期增长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