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1 朔州市统计局

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2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85亿元,增长34.2%;电信业务总量10亿元,增长16.04%。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08%;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58亿元,增长15.03%;电信业务收入5.57亿元,增长18.42%。年末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2.39万门,比上年增长5.31%;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0.87万户,增长4.15%。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1.36万户,农村电话用户9.51万户,分别比上年末增长4.04%和4.56%。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3.68万户,同比增长30.18%。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74.5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7.97%。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49.1部/百人,比上年末的41.9部/百人增加7.2部/百人,增长17.2%。年末每千人拥有计算机57.4台。

五、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实现现金收入841.43亿元,同比增收162.02亿元,增长23.85%;累计现金支出867.49亿元,同比多支出164.59亿元,增长23.42%,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26.06亿元,同比多投放2.57亿元,增长10.9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06亿元,比年初增加71.61亿元,增长30.5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73.19亿元,增长28.45%;储蓄存款余额198.21亿元,增长26.4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3.11亿元,比年初增加23.86亿元,增长26.73%。其中,短期贷款81.48亿元,增长5.09%;中长期贷款41.65亿元,增长48.28%。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5587万元,比上年增长27.14%。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0202万元,增长8.5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1114万元,增长13.21%;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4271万元,增长59.95%。全年保险业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7562万元,比上年增长69.97%。其中寿险业务给付581万元,增长16.66%;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589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财产险业务赔款6391万元,增长90.09%。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09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增幅提高了10.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投资完成90.88亿元,增长33.2%;农村非农投资完成4.22亿元,增长12.7%。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93亿元,增长29.1%,涨幅回落了44.32个百分点。按投资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完成投资85.5亿元,增长54.1%;中央项目完成投资9.59亿元,下降46.1%。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14亿元,增长20.7倍;第二产业投资49.4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投资41.55亿元,增长41.5%,所占比重分别为4.4%、51.9%、43.7%。

全年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226个,比上年增加了44个,增长24.2%;年内建成投产项目107个,项目建成投产率达到47.3%,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27.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71.9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为31.6%,比上年下降17.4个百分点;年内投资建设新增固定资产67.67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倍。

七、国内贸易及市场价格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60亿元大关,达到6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5.14%。分销售地区看,市的消费品零售额14.2亿元,增长18.3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48.67亿元,增长15.7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52.67亿元,增长15.2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完成5.89亿元,增长11.24%,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完成46.77亿元,增长15.83%;住宿和餐饮业完成零售额7.72亿元,增长28.89%;其他行业完成零售额2.48亿元,增长3.93%。

全年市区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了1.01%,涨幅比上年上升了1.0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1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96%,涨幅比上年升高了0.8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04个百分点。

八、对外经济及旅游

全年海关统计的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206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37%。其中出口总额完成10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01%;进口总额完成103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4.73%。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家,比上年减少3家;合同利用外资金额4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406万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57.62%和25.36%。

2006年,全市共吸引外来投资落地项目141个,到位资金90.1亿元。其中招商项目107个,到位资金43.68亿元;煤炭洗选项目18个,到位资金18.37亿元;电力建设项目8个,到位资金17.81亿元;旧城改造项目8个,到位资金10.24亿元。

全年全市共接待入境国际旅游者1.86万人次,其中外国人1.34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40.98%和40.05%;国内旅游者21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19%。全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11.9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6.79%;国内旅游总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88.52%。年末全市星级饭店数达11家。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年中心市区(以下简称市区)建成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7万平方米,新增自来水管道长度7公里,新增天然气管道长度5.6公里,新增天然气居民用户3000户,新增绿地面积66万平方米。年末市区集中供热面积为332.7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3.94%;自来水管道长度为140公里,增长5.26%;天然气管道长度为167.6公里,增长3.46%;天然气居民用户达到3.1万户,增长10.71%;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768万平方米,增长9.4%。全年市区居民燃气普及率达到7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59.2%,提高3个百分点;污水处理率达到28.1%,提高9.4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11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1.1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城市建成区总面积达74.44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面积达21.09平方公里,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2.04%和53.7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8.33%,比上年末提高7.68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2.87%,比上年的41.97%提高0.9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18.36万吨,比上年下降了3.25%;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1.23万吨,比上年下降3.09%;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3.78万吨,比上年下降1.76%。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0.08吨,比上年下降24.04%。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83天,比上年的246天增加37天。年末全市烟尘控制区面积17.07平方公里,同比增长5.44%;噪声达标区面积14.5平方公里,与上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