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空港强区的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区域经济总量继续增大,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谐渝北建设扎实推进。 一、综合 继续加大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由上年的20805元增加到26861元。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7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150.25亿元,增长29.5%;第三产业增加值80.25亿元,增长17.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9∶50.4∶42.7调整为6.1∶61.2∶32.7。 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看:二产业贡献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89%,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经济增长14.3个百分点;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17%,拉动经济增长7.4个百分点。 当前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异较大;工业支柱产业单一,经济结构调整亟待加快步伐;农村基础条件较差,农民增收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存在差距。 二、农业 2007年,全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2.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 %,其中种植业12.55亿元,增长13.3%,畜牧业7.99亿元,增长8.1%。 农业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财政用于农林水事业支出达1.69亿元,增长34.9%,有力地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4.7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0%。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种植业生产在上年遭受特大旱灾的基础上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76.03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2.54万吨,较上年增长23.1%,蔬菜总产量达34.67万吨,同比增长8.3%,水果总产量达3.25万吨,增长16.5%,其中柑橘2.09万吨,增长20.6%。生猪出栏44.94万头,下降1.3%,牛奶产量1.87万吨,增长2.9%,水产品产量7252吨,增长9.3%。 表1 2007年主要农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 量比上年±% 粮食产量 吨22538423.1 油料产量 吨57364.1 禽蛋产量吨559313.1 肉类总产量吨524874.2 #猪肉吨35949-1.3 禽肉吨1408621.0 牛奶产量吨186612.9 水果产量吨3252516.5 蔬菜产量吨3466698.3 水产品产量吨72529.3 三、工业和建筑业 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工业生产高速增长、贡献突出,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全年共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32.48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03%,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加速发展。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95户,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40.61亿元,比上年增长48.2%,轻重工业比重为15.2∶84.8。其中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2.13亿元,比上年增长41.2%;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8.48亿元,比上年增长49.5%。从分所有制经济看,股份制经济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全年股份制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9.60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4.27亿元,比上年增长56.1%。 表2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 量比上年±% 原煤吨2281346.7 化肥(折纯量)吨5533154.3 砖万块1195510.3 改装汽车辆557119.3 汽车辆31731770.4 摩托车辆131275-13.5 电力电缆公里142473.1 钢芯铝绞线吨30041-29.7 商品混凝土万立方米155.4919.1 汽车配件万元74317255.2 工业经济效益质量提升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43.31亿元,比上年增长54.5%。利润总额达3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利税总额达69.84亿元,比上年增长50.3%。产销状况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 96.9%。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232.8%,较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达17.0%,劳动生产率182135 元/人,比上年增长22.0%。 建筑业发展势头较好。受基本建设和房地产项目的拉动,我区建筑业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 17.77亿元,比上年增长7.9%。年末拥有三级及三级以上建筑安装企业 288户,其中一级建筑安装企业11户,建筑企业实力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需求有效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4%,投资总额连续七年保持全市第一。其中基本建设投资额达173.19亿元,比上年增长9.3%;房地产开发发展趋旺,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区区域房地产开发投资达147.84亿元,比上年增长36.8%;房屋施工面积达1607.7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达589.34万平方米,销售额达216.1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8%、63.8%、102.8%。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产业完成投资1.03亿元,增长8.0%;二产业完成投资72.98亿元,增长29.0%,其中工业投资71.80亿元,增长30.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2.4%;三产业完成投资247.02亿元,增长108.0%。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趋旺,汽车、餐饮继续引领消费热潮。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44亿元,比上年增长62.7%,其中零售业70.30亿元,比上年增长70.6%,餐饮业继续保持活跃,零售额达10.56亿元,比上年增长29.6%。 限额以上企业发展较快,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额1.50亿元,比上年增长65.3%,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9.46亿元,比上年增长92.0%,比零售总额增幅快29.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餐饮业零售额达4.75亿元,比上年增长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