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双桥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1 重庆市双桥区统计局

2007年,双桥区充分激发全区上下谋发展、求突破的积极性,紧紧围绕“三区一极一率先”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区、科教兴区、环境立区、依法治区、商贸活区”战略,以项目投资为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体制创新,全区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继续呈现增长较快、结构趋优、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综合经济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14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59万元,同比减少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1136万元,同比增长3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347万元,同比增长5.4%。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工业经济起着绝对的支撑作用,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中,第一产业贡献率为-0.4,第二产业贡献率为94.7,其中工业贡献率为92,第三产业贡献率为5.7,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23.7和1.4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从纵向看,GDP增长速度较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创GDP增长速度历史新高。从横向比,增速居全市第一位,比最低的渝中区高11.3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492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种植业产值1646万元,增长15.2%;畜牧业产值2373万元,增长9.4%。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5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86公顷,同比下降8.0%,粮食产量7538吨,下降3.8%。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虽然2007年的特大暴雨又对农业农村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但农民工资性收入受灾害影响较小,在我区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带动下,农民务工收入大幅增长,加之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征地拆迁补偿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567元,同比增长22.0%,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农村家庭经营收入中二、三产业收入共增加了421元,农民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位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1.5亿元,同比增长67.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0亿元,同比增长51.4%。其中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9.8亿元,同比增长48.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47.8%。

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我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是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3.5亿元,同比增长72.5%,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8.8%,拉动工业生产增长59.5个百分点。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阔步前行,推动全区工业快速增长。

重点企业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大。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实现产值50.8亿元,同比增长77.2%;重庆重型汽车集团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产值6.6亿元,同比增长60.0%,两家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3%,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84.8%。其中工业总产值上1亿元的企业数已达4户,实现工业总产值63.4亿元,同比增长70.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0.3个百分点。重点企业拉动全区工业经济增长效果显著。

工业企业产销状况进一步改善,经济效益增长显著。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187.4,同比增长101.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减少为1家,同比减少83.3%。企业共实现利税2038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2096万元;实现利润4044万元,同比减亏15311万元。

建筑业发展放缓。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3081万元,同比减少36.2%;施工面积5.1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9%;竣工面积3.7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9%。

四、商业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商贸流通彰显活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上升推动城市居民工薪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较快增长。2007年全区在岗职工人均工资24386元,同比增长2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2元,同比增长20.0%。市场消费需求总体旺盛,市场经营规模继续扩大,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商家入驻率提高,商业氛围日渐浓烈。全区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等行业营业收入大幅度增长,全年分别增长16.3%和16.1%,拉动全区消费品零售额加速增长。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13万元,同比增长16.1%。

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高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8亿元,比上年增长  101.4%;商品住宅施工面积32.8万平方米,增长29.1%;竣工面积7.8万平方米,下降45.5%。全年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3.2万平方米,增长27.5%。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1.9万平方米,增长39.2%。全年商品房销售额1.5亿元,比上年增长46.0%。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1.2亿元,增长87.0%。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跳跃增长。双钱轮胎项目开工建设,使得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跳跃式增长。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3亿元,同比增长86.8%。按投资管理渠道分类,建设与改造投资完成64345万元,同比增长87.9%,其中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完成41788万元,同比增长94.5%;房地产完成投资17955万元,同比增长101.4%。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全年实现区域财政收入32574万元,同比增长111.2%,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5746万元,同比增长96.1%,其中一般性财政收入11662万元,同比增长60.1%,完成增值税4330万元,同比增长95.7%;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21823万元,同比增长64.0%。

金融保持平稳运行,存款余额稳定增长,贷款余额大幅减少。12月末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8115万元,比年初增长24.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2017万元,比年初增长3.8%;贷款余额14514万元,比年初减少59.2%,其中工业贷款6704万元,比年初减少73.6%。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527万元,比上年增长0.3%。

交通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客货运输继续增长。全区公路通车里程8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8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2046辆,增长39.7%。其中,私人汽车840辆,增长36.6%。全年客运周转量4396万人,比上年增长5.2%,货运周转量6207吨,与上年持平。

邮电通信业稳定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750万元,下降1.6%。其中,邮政业务量252万元,下降11.0%;电信业务总量5498万元,下降1.2%。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1.1万户,比上年下降24.1%。移动电话用户1.9万户,增长28.7%。互联网宽带用户  万户,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