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双桥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状况良好,邮电业务快速发展,全年共完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增加值1269万元,同比增长7.7%。 随着双长路改造工程、通新路改造工程的相继完工,我区公路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但受“非典”影响,全年客货运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003年共完成货物运输量94.8万吨,较上年下降35.2%,实现货物周转量4528万吨公里,较上年下降35.2%,实现客运量31万人,下降13.9%,客运周转量1279万人公理,下降11.5%。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2003年共实现邮电业务收入1627万元,增长12.4%,年末市内电话户数达13533户(含重汽及小灵通用户),净增5537户,较上年增长69.2%,年末电话交接机容量15092门,同比增长29.7%。 六、商业 2003年,全区各种超市、专、连销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消费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19万元(新口径),增长9.5%,集市贸易成交额7385万元,增长2.8%,个体私营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年末全区共有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810户,从业人员5656人,较上年增加1269人。共实现产值、营业额16700万元,增长3.4%。个私经济的发展对安置就业和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七、财政、金融 2003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区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全年共实现区域财政收入12532万元,增长27.2%,实现区级财政收入3726万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增值税719万元,增长13.9%,在支出方面,继续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投入,2003年全区财政支出6487万元,增长26.0%,其中,农业经费522万元,增长2.0%,科技经费67万元,增长8.1%,教育经费917万元,增长25.3%。2003年我区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较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 2003年,我区金融业稳步发展,中国商业银行双桥支行正式落户双桥,金融存款稳步增加。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78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5761万元,增长24.6%,年末金融机构贷款金额42636万元,下降27.5%,其中工业贷款37183万元,下降13.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3年,在“科教兴区”思想的指导下,我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面向农村开展了“农业科技推广月”活动和“三下乡”活动,重点抓好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选送的论文在市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大力引进和推广科技成果,全年共推广26个农业科技新品种,15项农业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17期,参训人数达1842人次。2003年全区共投入科技经费67万元,同比增长8.1%,全区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31人。 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大力推广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继续巩固了“两基”、“普实”成果。2003年全区共有学校14所,其中小学11所,中学3所,共有在校生6958人,其中高中673人,初中1639人,小学4646人,2003年初中毕业生联招上线50人,比上年增长100%,高考上线率82.7%,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2003年全区共有教师378人,其中共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204人,占教师总数的54.0%,高中、初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为86%、99.3%、100%,2003年全区共有幼儿园11个,在园幼儿1632人。 九、文体、卫生事业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文体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全区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完成了宽带网光缆铺设及开通工作,并添置和更换了部分硬件设施,使电视节目传输质量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100%,全区共有公共图书管1个,藏书0.5万册。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2003年全区共有卫生机构6所,床位181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37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49人,注册护士51人,全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6.8%。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控制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全区年末总户数达14843户,总人口46345人,较上年增加1000人,增长2.2%,平均每户3.1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334人,增长3.0%,农业人口25011人,增长1.6%,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的比例为46:54;按性别分,男性23855人,增长2.0%,女性22490人,增长2.5%,男女性别比为106:100(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6:10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7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4.8%。 2003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3年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款9874元,同比增长21.9%;2003年辖区在岗职工8584人,工资总额12731万元,人均年工资15174元,较上年增加535元,增长3.7%。从经济类型看,辖区国有经济职工人均年工资13987元,集体经济职工人均年工资9592元,其他经济职工人均年工资16357元;从企、事业、机关来看,辖区企业职工人均年工资15354元,事业单位职工人均年工资14130元,机关单位职工人均年工资14552元。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优良品种的大力推广和务工收入的增加使农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69元,较上年增加158元,增长5.8%,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564元。 2003年,全区实现就业人数659人,其中分流安置下岗职工110人,年末登记失业人数595人,失业率为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