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全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305767万元(不含高新区),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58473万元,增长17.7%。全年建筑施工面积159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69016万元,比上年增长23.4%,增速比上年加快3.4个百分点,其中,建设与改造投资880080万元,比上年增长13.3%。 1996年-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增长 按城乡划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01681万元,比上年增长21.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67335万元,增长1.1倍。 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12259万元,比上年增长29.8%;第二产业投资472280万元,增长56.8%,其中,工业投资465213万元,增长57.6%;第三产业投资1384477万元,增长15.0%。 房地产开发投资988936万元,比上年增长34.0 %,其中,住宅投资556135万元,增长44.7%。全年商品房施工房屋面积977.82万平方米,增长7.8%,其中,新开工面积173.02万平方米,下降4.9%。商品房竣工房屋面积259.68万平方米,增长24.4 %。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为345.23万平方米和1036167万元,分别增长60.8%和53.9%。商品房空置面积50.49万平方米,增长5.7 %,其中,住宅空置面积7.67万平方米,下降45.0 %。 五、交通、邮政和旅游 年末区交通局管理的公路通车里程733.82公里,区市政委管理的城市主、次、支干道184.05公里(不含市管道路和社会单位道路,不含高新区)。高速公路九龙坡段通车里程24.74公里。 据区交管所统计,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1445万人,比上年增长23.4 %,公路货物运输量1136万吨,比上年增长5.3%。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6643万元,比上年增长18.4%。 旅游业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6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525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1%、17.3%。年末全区拥有三星及以上宾馆(饭店)数14个,客房数达2074间,旅游风景区6个。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5932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增速比上年减慢2.4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343499万元,增长2.7%,零售贸易业982838万元,增长21.0 %;住宿和餐饮业133507万元,增长20.7 %。 1996年-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 商业流通规模进一步扩大,据对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统计,全年商品销售总额达3204984万元,比上年增长15.6%。汽车、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商品持续旺销,销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5.1%、41.5%。 年成交额上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10个,实现成交额1680725万元,比上年增长19.6%。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83141万美元(不含高新区),比上年增长14.3%,其中,进口总额10902万美元,增长42.4%;出口总额72239万美元,增长10.9 %。 全区在建招商引资项目312个,全年实际到位资金42.6亿元,新引进单体投资总额500万元以上项目57个,其中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8个。实际到位外资8200万美元,为历年之最,比上年增长1.7倍。 八、财政和金融 全区地方财政收入168235万元(不含高新区),比上年增长45.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5798万元,增长41.7%。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16.6%、49.0%、47.7%、27.3%。 全区地方财政支出260032万元(不含高新区),比上年增长34.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72499万元,增长28.0%,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传媒、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分别增长79.5%、58.9%、48.6%、23.5%、21.6%。 全区银行业现有31家支行(其中:高新区14家),银行网点数180个(其中:高新区49个),从业人员2497人(其中:高新区760人),邮政储蓄网点28个。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643435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5.2%,其中,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42461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5.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64139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7.4%。 全区保险业法人单位现有8 家,全年保费收入36336万元,比上年增长88.8%,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18865万元,增长71.9%;人身保险费收入17471万元,增长1.1倍。保险赔款支出25463万元,比上年增长2.3倍。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区现有普通中学42所,小学62所,幼儿园120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454人、招生数17565人、在校生51082人、毕业生12019人。小学专任教师2721人、招生数7823人、在校生49438人、毕业生8600人。幼儿园在园儿童1634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0%,高中毛入学率75.0%。 区域内共有市级重点中学10 所,市级示范小学5 所,市级示范幼儿园 4所,特色学校12所。 2007年,我区高考上线达到3025人,上线率75%,高于全市6个百分点,中考“联招“上线3697人,比上年增长18%。 全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58家,科技企业97家, 高新技术产品达到294项。全年共实施区级科技项目54项,市级科技项目36项,国家级科技项目4 项。共提交专利申请1053件,专利授权公告960件。全年签定技术合同1128份,合同金额2.88亿元。 现有科普教育基地5个,科普学校8所,社区科普图书室30个,社区科普辅导站27个,农民科技书屋10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共组织全区大型文化活动30 余场次,组织各街镇、村、社区和社会单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近千场。创作选送6件文艺类作品、23件美术书法类作品参加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4件入围全国比赛,其中1件入围全国决赛。全年我区创作的各类艺术作品获市级奖项25个。巴人博物馆于4月开馆,共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 全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7.56%。现有街镇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16个,标准化村(居)文化活动室达100个。公共图书馆藏书8.5万册,剧场(影剧院)8个。 全区现有卫生机构41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35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个、妇幼保健院 1个。卫生技术人员数399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71人、注册护师(护士)1425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3413张。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2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81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178011人,农民个人参合率达83.86 %。 全年共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竞赛26项次,常年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30余万人。全区现有全民健身室(健身路径)30个(条),公共体育场馆数329个。全区各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1207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