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全年共培养、审批国家运动健将1名,一级运动员8名,向市专业运动队、高等院校输入运动员29名。 精心组队参加重庆市第二届运动会田径、游泳、跳水、乒乓球、网球、足球、排球、武术(套路)、国际象棋、跆拳道共计10个项目的比赛,取得金牌44枚、银牌25枚、铜牌27枚、团体金杯4座、银杯5座、铜杯6座的好成绩,金牌总数居全市第5位,奖牌总数居全市第6位。 全年销售体育彩票金额2326万元,比上年增长16.2%。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户籍人口统计,2007年末,全区总户数295460户(其中:高新区 46253户),户籍总人口794242人(其中:高新区115524人),比上年增加5328人。非农业人口577692人(其中:高新区114672人),增加12726人。男性人口403313人(其中:高新区58337人),增加1333人。 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口径统计,人口自然增长率1.12‰,出生率7.56‰,死亡率6.44‰,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5.6。 据重庆市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97.95万人。 据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50元,比上年增加2104元,增长18.1%。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23元,比上年增加945元,其中,食品消费3584元,比上年减少63元。 1996年-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701元,比上年增加958元,增长20.2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542元,比上年增加713元,其中,食品消费2097元,增加361元。 1996年-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242461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5.8 %,人均储蓄存款余额30631元(户籍人口口径),比上年末增加1501元。 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25145元,比上年增长18.2%。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年末参保人数达145000人,比上年增加11261人。 农村基本养老保险2007年1月正式启动试点,年末参保人数达5825人。 基本医疗保险年末参保人数达200998人, 比上年增加6447人。 失业保险年末参保人数达124503人,比上年增加40499人。 工伤保险年末参保人数达94291人, 比上年减少12431人。 生育保险年末参保人数达64140人,比上年增加7630人。 年末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468人,比上年减少1773人,城市低保标准210元/月人。年末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582人,比上年增加494人,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来的1000元/年人提高到1200元/年人。 城乡特困医疗救助中,全年日常、大病和临时救助城乡困难群众6052人次,救助金额354万元。 全区拥有福利收养单位14个,福利收养单位床位数848 张。现有镇敬老院12个,五保家园21个,老年公寓2所。全区集中、分散供养农村五保户1345人,集中供养率50.2%。区救助管理站全年接待求助人员1101人。福彩电脑投注站达156个,整合开辟即开型福利彩票销售网点120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8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4 %。 十二、环境、安全生产 加大尘污染防治力度,主城区空气质量继续改善,全年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Ⅱ级(优良)的天数为279天,占全年比例达到76.4 %,比上年增加了18天,比例提高了4.9个百分点。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分别比上年下降24.0%、12.2%、5.1%。 加强了饮用水源保护,长江九龙坡段水质控制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的Ⅲ类标准以内,主城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98.3 %,地表水水质达标率83.3%。 积极推进城市绿地建设步伐,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1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81平方米。 强化环境噪声污染控制,累计建成噪声达标区5个共27.46平方公里,覆盖率达74.7%,居全市首位。全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达55.2分贝(国家标准60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达67.8分贝(国家标准70分贝),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1152起,造成56人死亡、690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214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473起,经济损失860万元,消防火灾事故663起,经济损失29万元。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本公报统计范围除说明外,均含高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