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安全生产。2009年,全市发生各类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上年下降16.7%、8.7%、17.4%和16.1%。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18人,比上年下降14.3%。全市流通领域食品快速检测合格率为99%。 四、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8.84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农业产值149.81亿元,增长6.4%;林业产值36.05亿元,增长12.6%;牧业产值63.74亿元,增长0.1%;渔业产值32.15亿元,增长4.0%。全年粮食总产量107.24万吨,比上年下降2.6%;水产品19.65万吨,增长6.4%;肉类30.92万吨,增长4.7%;禽蛋14.31万吨,增长8.1%;水果77.27万吨,增长6.3%。 全年茶叶、花卉苗木、水产品、节粮型畜禽、蔬菜和竹业等“六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162.37亿元,比上年增长5.5%;水果、干果、蚕桑、药材和蜂业等“五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36.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合计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68.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2009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15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0647.98亿元,增长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9245.99亿元,增长1.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925.7亿元,增长4.7%,重工业实现销售产值5320.29亿元,下降1.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567.05亿元,增长18.8%。新产品产值率由上年的14.20%提高到16.73%。 工业效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01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实现利税8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利润495.99亿元,增长20.8%。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7%。 建筑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7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全市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1227家,完成施工产值2025.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437万平方米,增长21.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728万平方米,下降1.2%。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91.65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195.1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7%和16.6%。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第二产业投资611.55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投资1580.49亿元,增长20.8%。 房地产业。2009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0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房屋施工面积5121.4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竣工面积763.95万平方米,下降25.9%。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441.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6.0%,其中住宅销售1300.99万平方米,增长92.2%。市区公开销售经济适用房7002套,建筑面积50.09万平方米。 七、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716.49亿元,增长15.8%;县以下农村消费品零售额88.44亿元,增长15.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97.26亿元,增长15.9%;餐饮业零售额203.28亿元,增长15.2%;其他行业零售额4.39亿元,增长4.8%。 八、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04.1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9%。其中进口总额132.37亿美元,下降8.4%;出口总额271.8亿美元,下降19.1%。按出口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211.55亿美元,下降17.7%;加工贸易59.03亿美元,下降23.8%。出口国别和地区中,对欧盟出口76.71亿美元,下降17.3%;对美国出口57.74亿美元,下降23.1%;对日本出口24.82亿美元,下降11.0%。 对外合作。至2009年末,全市累计设立各类境外投资企业(机构)69个,比上年增长43.8%,其中非贸易企业27个。全年境外协议出资1.53亿美元,其中非贸易性投资1.06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4%和14.0%。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3.70亿美元。 利用外资。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554项,合同利用外资69.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8%;实际到位外资40.14亿美元,增长21.2%。全年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288个,投资总额和合同外资分别占全市的96.7%和92.7%。至2009年末,共有70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杭投资117个项目。 引进内资。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5451个,协议资金128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到位资金56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开发区建设。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等4个国家级开发区全年合同引进外资24.9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45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35.8%和38.5%。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282.83亿元,比上年下降8.3%;实现利税34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九、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全市货物运输总量2.19亿吨,比上年下降0.5%;旅客运输量3.0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6%。至年末,萧山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160条,其中国际航线25条,港、澳、台航线8条;全年民航旅客进出港达到1494.4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9%。道路建设快速发展。全年新增公路里程412.91千米,至年末,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5112.44千米,其中高速公路503.28千米。全市公路通村率为99.2%,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由上年的97.5%提高到98.5%。机动车辆持续增长,年末全市社会机动车拥有量达157.89万辆,其中私人汽车71.87万辆,比上年末分别增长13.2%和27.2%。 邮电通讯。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80亿元,比上年增长17.1%。邮政特快专递辐射221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完成国内特快业务1167.81万件,比上年增长35.3%;国际特快业务46.28万件,比上年增长71.0%。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23.45亿元,比上年增长6.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为390.6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为1028.93万户;计算机宽带用户达到158.17万户,比上年增长13.3%。 旅游业。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230.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1%;接待国内游客5093.72万人次,增长11.9%。旅游总收入达到803.12亿元,增长13.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3.8亿美元,增长6.5%。市民出境旅游人数为4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6%。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至年末,全市各类旅行社达427家;星级宾馆达到250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6家;A级景区29个,其中5A景区1个,4A景区2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