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1 深圳市宝安区统计局

深圳市宝安区统计局

(2006年4月25日)

2005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深入实施“十五”计划,大力建设平安宝安、效益宝安、和谐宝安,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面实现年初确定的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的进步和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增长实现新的突破。初步核算,200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163.45亿元,同比增长19.0%,总值居深圳市六区之首,增速居第二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94亿元,同比下降20.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11.01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工业为687.14亿元,增长22.5%);第三产业为447.50亿元,同比增长14.3%。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区国民经济三次产业比例逐步趋于合理,分别为0.42:61.12(工业为59.06):38.46。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5891元(折4439美元),按新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5.4%。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770.48元,同比增长7.3%。我区完成两税收入14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区经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自主品牌产品较少,核心技术不掌握,制约工业增加值的上升;工业结构以加工制造为主,基础原料产品价格上涨、国际贸易磨擦等原因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明显上升,导致工业经济效益提升难度加大;“住房、教育、医疗”三大民生问题影响居民消费信心;经济发展受土地、能源和资金等资源要素制约的情况严重;继续保持良好的投资和工作生活环境,社会治安问题不容松懈。

二、农业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05509万元,同比下降24.9%。从结构上看,种植业完成产值27743万元,同比下降36.2%;林业完成产值2373万元,同比上升1.5%;牧业完成产值50245万元,同比下降22.9%;渔业完成产值25070万元,同比下降14.8%;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78万元,同比下降13.3%。

全年蔬菜产量61650吨,同比下降10.5%;生猪出栏量317135头,同比下降11.1%;活鸡上市613.62万只,同比上升10.6%;乳鸽上市234.26万只,同比上升18.6%;水产品总产量为24599.3吨,同比下降1.8%;水产品出口量508吨,同比下降77.8%。

防范重大动物疫病,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全年共检测禽血样6282份,检测奶牛两病14375头次,注射犬类狂犬病疫苗3.39万头,产地检疫生猪28.22万头、禽220.57万只,屠宰检疫生猪147.76万头、牛1.96万头、禽88.87万只。检出病猪429头,病猪肉2.34吨,病禽670只,全部作无害化处理。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迅速。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97.55亿元,同比增长35.7%,工业产值居全市第一。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1098.13亿元,增长16.2%;重工业实现产值2899.42亿元,增长45.0%。按经济成分划分,国有企业实现产值4.21亿元,下降4.2%;集体企业实现产值121.33亿元,增长40.5%;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256.85亿元,增长10.7%;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产值3597.55亿元,增长38.0%;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7.61亿元,增长4.5%。

全年工业产品销售产值实现3873.97亿元,增长34.1%;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6.9%,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出口产值达3018.79亿元,增长40.1%。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702亿元,同比增长45.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2.6%。

规模以上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0%,同比上升4.6个点;总资产贡献率为6.44%,下降0.1%,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22.15%,增长0.2%;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3%,下降0.1%;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7%,增长0.1%。

建筑业持续发展。2005年在我区从事工程建设的队伍371家,其中建筑施工企业276家,工程建设监理单位95家。报建工程851项。全年完成工程招标212项,预算价44.3亿元,中标价34.1亿元,节约10.2亿元,平均下浮率为23%。其中,政府工程完成招标150项,预算价28.7亿元,中标价21.2亿元,节约7.5亿元,平均下浮率为26.1%。

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监管,全年共审核预算391项,核减12296万元;审核结算516项,核减7441万元。

实施“文明施工”考核,全年共对428项工程进行了安全和文明施工达标考核,优良及合格工程406个,达标考核及格率为94.8%,创建“区文明工地”9个、市双优工地2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所扩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2870723万元,同比增长23.1%。

从投资方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40801万元,增长30.8%;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356538万元,增长75.8%;更新改造投资完成327570万元,增长122.4%;其它投资完成145814万元,下降76.4%。从投资行业看,住宅投资完成1069239万元,增长13.9%;工业投资完成909624万元,增长36.5%;公共设施投资完成524449万元,增长9.8%;其它投资完成367411万元,增长53.7%。

从资金来源渠道看,自筹资金投资完成1747545万元,占本年资金来源总额的48.9%;利用外资投资完成375995万元,占本年资金来源总额的10.5%;国内贷款投资完成546511万元,占本年资金来源总额的15.3%;其它资金投资完成903971万元,占本年资金来源总额的25.3%。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喜人。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104.08亿元,增长30.8%。全年商品房共销售29924套,同比增长40.0%;实现销售面积300.05万平方米,增长47.7%;销售金额达165.97亿元,增长85.0%。新批土地面积172.76万平方米;新报建图纸面积857.17万平方米,增长22.8%。竣工房屋面积4475767万平方米,下降44.3%。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全年全社会拥有公路运输工具45076辆(汽车)。其中,载客汽车3394辆,载货汽车41682辆。全年全社会交通运输货运量达3780万吨,货物周转量达364212万吨公里;全年全社会客运量达53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350000万人公里;全年全社会公路集装箱运输量达71390个,货运量达2015612吨;全年全社会汽油燃料消耗总量达7169700公升,柴油燃料消耗总量达51705222公升。

邮电业发展迅速。全年通信交换设备容量达到118万线,固定电话用户数超过95万户,宽带用户数达到15.5万户,累计完成通信建设资本性投资1.5亿元(不含由深圳市电信局主管的电信骨干网络建设投资)。其中,年度固定电话净增10万户,宽带业务净增5.5万户,市话通业务净增4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