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从化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2007年,在我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统计目录中,有6成产品的生产量比上年有所增加,其中增幅较大的产品有橡胶轮胎外胎产量237.4万条(上年没有生产);合成洗涤剂产量2.9万吨,比增7.29倍;人造板产量9.54万立方米,比增2.03倍;家具产量22.86万件,比增64.26%;电力电缆产量1.94万千米,比增60.68%;布产量859万米,比增24.13%;摩托车产量101.24万辆,首次突破年产百万辆,比增17.20%;水泥产量78.95万吨,比增14.63%;但也有部分产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销售影响,生产量有较大幅度下降。全市糖果产量428吨,下降68.46%;橡胶靴鞋(胶鞋)产量464万双,下降40.89%;塑料制品8.20万吨,下降34.30%;发电量29452万千瓦时,下降26.68%;饮料酒2453千升,下降24.38%。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建筑安装工程量30.58亿元,增长19.95%;建筑业增加值6.34亿元,基本与去年持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收窄。2007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4%,增幅比上年下降6.59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9.15亿元,比增2.66%;更新改造投资6.63亿元,比增7.76%;私人建房投资1.36亿元,下降13.49%。由于万力橡胶轮胎公司、广州日立压缩机有限公司等多个大型项目处于收尾阶段,去年基数较大,工业投资出现下降现象,完成投资10.66亿元,下降17.82%。从登记注册类型看,民间完成投资额最大,达2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8.28%,占全社会总投资的55.13%。 在雅居乐滨江花园、东方夏湾拿、逸泉山庄等大型楼盘的带动下,房地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9.01亿元,比增40.51%,增幅同比提高25.29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67.92万平方米,增长1.22倍,商品房销售金额为31.28亿元,增长2.56倍,增速均创历史新高。商品房(含现房和期房)价格持续上涨,全年商品房平均销售单价达4605元/平方米,增长60.12%。 五、交通运输 交通网络继续完善。2007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050.5公里,其中:国道90.4公里,省道80.0公里,县道113.0公里,乡道767.1公里。拥有机动车辆10.85万辆,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客车1.26万辆(含小汽车),比上年增加2408辆,货车6698辆,比上年减少171辆,摩托车8.86万辆,比上年减少980辆。全市完成货运周转量53596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58375万人公里。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市场持续畅旺。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消费价格上涨、消费结构升级及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带动下,我市消费市场持续畅旺。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3亿元,比增14.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31.88亿元,餐饮业为8.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31%、22.06%。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69.57亿元,比去年增长18.52%,其中:批发额37.69亿元,增长24.34%。 旅游业发展良好。我市紧紧围绕“旅游旺市”战略目标,积极挖掘和深化旅游文化,已形成多风格的旅游景区(点)多处,同时,我市加强旅游宣传力度,吸引大量游客,“从化游”在广州地区短线出游流向排行榜中位居第一。全年接待旅客人数达454.7万人次,增长11.20%;实现旅游总收入14.25亿元,增长10.5%。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形势喜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市加大对外开放程度,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1.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19%,其中出口13.35亿美元,增长44.22%;进口8.09亿美元,增长10.22%,实现贸易顺差5.27亿美元,比增1.74倍。在出口总额中,内资出口4.76亿美元,“三资企业”出口8.59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76倍、13.98%。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外资企业为36家,比去年增长44%。合同利用外资19987万美元,增长2.35倍;实际利用外资7428万美元,增长15.90%。 八、财政、税收、金融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实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市实现一般预算财政收入9.19亿元,比增43.96%,其中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合计入库4.93亿元,比增47.07%,占财政收入的53.67%,对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56.25%;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5.92亿元,比增28.04%,其中:科学技术支出1123万元,增长1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9亿元,增长37.7%;医疗卫生支出1.14亿元,增长81.97%;教育支出4.58亿元,增长9.28%。 税收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税收收入18.23亿元(剔除海关代征及免底调库),比增44.10%,其中:国税收入9.41亿元(含车购税),比增41.83%;地税收入8.82亿元,比增46.60%。万元GDP创造税收1428元,比增20.71%。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9.90亿元,比去年增长15.0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3.95亿元,增长7.1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1.87亿元,增长35.38%,其中个人消费贷款14.79亿元,增长1.12倍。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2007年,我市继续推进“科技兴市”战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新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全市财政投入科技经费1123万元,比上年增长11.3%。获得省、广州市科技项目立项22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目前累计达到14家;今年有6家企业获得广州市民营科技企业认定,到目前已认定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到19家。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加强,全年专利申请量157件,增长57%,授权量98件,增长32.4%,其中发明专利3件。我市成功申报国家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2%。 教育事业实现新发展。围绕创建省“教育强市”发展目标,我市加大教育综合改造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累计投入教育“创强”建设资金5.95亿元,新建、扩建校舍23.9万平方米;优化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在100%实现省教育强镇的基础上,我市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 学校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市共有幼儿园50所,比上年减少6间,在园幼儿1.4万人;普通小学64所,比上年减少16所,在校学生6.1万人;普通中学25所,在校学生4.24万人,其中:高中学生1.04万人,初中学生3.2万人;普通高等院校9所,在校学生达5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