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1 广州市荔湾区统计局

2008-4-9 14:00:12

2007年,全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一江引领,两岸互动,突出重点,综合发展”的思路,整合优化资源,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经济运行呈现经济较快增长、效益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和谐社会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初步核算,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29.96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2.1%,全年各季度的经济增长保持在12%以上,呈高位运行态势,经济增长幅度超出年初制定的预期目标2.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在市属老城区(荔湾、越秀、海珠)中居首位。

二、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全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5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28.99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296.92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1.0:29.4:69.6调整为今年的0.9:30.0:69.1,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34.9%和64.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05个百分点、4.22个百分点和7.83个百分点,扭转了往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推动的局面。

财税收入

财税收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两个突破:一是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二是国税地税合计突破120亿元。2007年,全区一般预算收入20.7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7.9%。一般预算支出26.89亿元,增长18.0%。全年国税、地税收入合计126.55亿元,增长27.0%。

农业

农业支柱产业  花卉种植继续引领都市农业发展。2007年,全区农业总产值6.68亿元,增长4.8%。其中,花卉种植总产值达5.70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85.4%,增长10.7%。

工业、建筑业

工业支柱行业的大幅增长,带动全区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350.67亿元,增长19.1%;实现工业增加值122.85亿元,增长14.6%。其中,烟草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6.13亿元,增长26.4%,占全区工业总产值70.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8.47亿元,增长19.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9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86.9,比上年提高56.3点。全年实现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2.05亿元,增长20.2%。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2007年,全区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7.64亿元,增长11.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6.25万平方米,增长12.0%;工程结算收入44.85亿元,增长1.9%。

商贸旅游

商品销售持续畅旺。2007年,全地区商品销售总额达1312.17亿元,增长11.9%,继续成为广州市三个年商品销售总额超千亿元的城区之一,稳居越秀、天河之后,占全市商品销售总额11.9%。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21亿元,增长15.1%,比年初预期目标高出5.1个百分点。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高速增长。全区专业市场236个(含塑料、汽车),成交总额361.42亿元,增长35.6%;其中,服装鞋业、塑料、汽车等专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交总额分别为89.64亿元、93.12亿元和23.10亿元,分别增长12.7%、1.9倍和11.0%。源胜陶瓷玉石工艺街、华林玉器街、西关古玩街、酒吧街等特色专业市场全年成交额达2.83亿元,增长45.1%,市场摊位出租率为96.4%。

着力打造旅游名区成效显著。成功举办“三月三泮塘仁威庙会”和第二届‘西关小姐’旅游形象大使评选活动。把“荔湾新八景”制作成30秒钟的宣传短片定期在广东电视旅游栏目和全市公交车视频上播放,不断扩大荔湾旅游名区的宣传效果,同时,制作旅游景点门票邮政明信片以及“荔湾新八景”贺年明信片,积极推广岭南文化特色的旅游路线,进一步提升“西关风情”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7年,全区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9334万人次(含商业步行街),星级宾馆(酒店)接待游客131万人。商业步行街年末企业和个体户数为3584户,增长3.7%;全年成交额33.93亿元,增长37.0%;上缴税收0.94亿元,增长26.2%。

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成为全区投资扭转负增长局面的中坚力量。2007年,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84亿元,增长41.3%。其中,更新改造投资完成9.11亿元,增长20.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6.08亿元,增长1.03倍;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65亿元,下降17.8%。受房价上升的影响,房地产开发投入不断加大,2007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上年的37.4%大幅上升到53.9%。

对外经济贸易

招商引资成效取得重大突破,利用外资成倍增长。2007年,全区新增外资项目49个,实际利用外资1.80亿美元,增长2.59倍,合同利用外资2.22亿美元,增长1.92倍。外贸出口小幅回落。2007年,全区外贸出口总值11.88亿美元,下降6.3%。其中,一般贸易出口7.74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0.41亿美元,分别下降2.6%和13.2%。工业企业出****货值68.17亿元,下降4.8%。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活跃,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47.51亿元,增长12.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4%。个体私营企业上缴税收合计12.70亿元,增长34.6%,占全区税收总额的10.0%,比去年提高0.5个百分点。2007年末,全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4.89万户,增长26.1%;从业人员11.12万人,增长11.6%;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436户,个体工商户12948户。

二、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建设

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增加。2007年末,区级管理养护的市政道路面积398.58万平方米(含城中村道路面积59.81万平方米),排水管长度44.15万米,市政泵站6座。全年新增改造道路面积达23.22万平方米,投入2420.62万元对道路、排水桥梁设施进行养护、维修,清疏排水管104.99万米。积极实施道路建设和绿化广场建设,完成东漖北路延长线、下市直街等道路建设和龙津绿化广场、阶砖巷绿化广场和五眼桥周边绿化用地工程。推进“水浸街”改造工作,基本完成接龙里、三丫涌、和安等片区排水改造项目。积极推进“城中村”道路设施、自来水管网等改造工程以及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完成东西路、周门北路、福源路等8条城中村道路改造工程。顺利推进花地河、大沙河综合景观整治以及地铁五、六号线,洲头咀隧道工程,沙面公房置换,立白大厦等拆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