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1 广州市越秀区统计局

2001年,在中共越秀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建设现代化商贸旅游区的目标,落实了一系列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在全区共同努力下,国民经济取得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区环境面貌实现“三年一中变”目标,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2001年,全区经济实现平稳有效的增长,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7652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6%。其中第二产业完成24272万元,比上年下降30.57%;第三产业完成252250万元,比上年增长16.18%。二、三产业比例为9:9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119元,比上年下降1.91%。

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财政收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2001年全区一般预算收入为59310万元,比上年增长9.48%;财政支出为62271万元,比上年增长16.48%。保证了我区各项事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的需要。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国有、集体企业和商业口、工业口的国有公司本部建制改革已经全部完成,外贸、城建口公司本部转制改革已稳步推进。职工基本医疗制度改革已全面启动。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已在区机关实施。

二、工业

2001年随着在地统计管理体制的实施,我区工业产值总量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调整。除十三块工业基地内的工业企业仍归我区统计,其余经营地址在外区的工业企业全部转划所在地统计,至使工业经济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535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12.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完成工业总产值44057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9.60%。全年实现出****货值8881万元,同比下降55.67%。

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年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63%,比上年提高0.86个百分点。全年实现新产品产值6596万元。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11.24%,比上年提高0.4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432万元。

以信息化带动高新技术的发展。积极支持民营科技企业,越秀信息数码科技城初具规模,吸引了一批主营电信、计算机的企业进驻。全年获得市立项的科技项目有6项,其中旭威精细化工研究院的“单张凸版印刷油墨”项目及广州瑞讯达系统科技有限公司的“社会治安动态信息监控系统”项目列入广州市重点攻关计划,获市三项经费23万元的拨款支持。以豪华座垫厂的高强度PBC结构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进一步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149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8.34%,比上年提高6.68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376万元,比上年增长57.3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3471万元,增长73.87%,房地产开发投资61534万元,增长23.24%,区属工业企业历年设备投资16371万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441374平方米;竣工面积75040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全年销售商品房60480平方米,其中销售商品住宅59303平方米,增长89.54%。

2001年全区建筑安装企业125家,其中具备四级以上资质等级16家,职工人数3774人,全年完成施工产值40372万元,增长33.81%;实现工程结算收入43233万元,比上年增长50.16%;利润总额3175万元,比上年增长179.73%。

城区建设成绩喜人。以九运会为契机,全面完成“三年一中变”任务,城区环境焕然一新。完成了北京路全线以及大南路、惠福路和西湖路东段的整饰,应元路、小北路、东风路等路段的“穿衣戴帽”工程成为全市整饰建设的样板工程。“一区三边”景观整治整饰房屋立面完成4.32万平方米。五仙观绿化广场、光孝寺绿化广场、新儿童公园复建等重点工程按计划推进。

四、国内贸易

营商环境得到改善,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宽。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已实现全日制步行。沿江路休闲旅游区进一步挖掘营商潜力,发展了一批饮食娱乐项目,成为“广州一日游”的精彩亮丽点。2001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6173万元,比上年增长10.36%,按行业分,贸易业零售额618842万元,增长7.86%;餐饮业营业额92771万元,增长16.32%;其他行业零售额4560万元,下降40.49%,全区超亿元限额以上商业14家。

个体经济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多种业态商业共同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市场销售格局。2001年末,全区个体企业达20057户,从业人员30085人,全年营业额769384万元。

随着我区营商环境的改善,进一步带动全区现货交易市场。2001年全区现货交易市场成交额42759万元,其中工业品市场410732万元。

五、对外贸易

外贸出口在逆境中保持一定增长。2001年全区外贸出口总额537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67%。其中“来料加工”2402万美元,增长19.50%,一般贸易1478万美元,下降15.4%,三资企业1498万美元,增长8.39%。从出口市场来看,主要出口市场为香港、台湾、美国及东南亚等地。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滑落,外商投资大幅减少。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1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7.68%;2001年新签合资合作项目8宗,合同客商投资额2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39%。

六、教育、文化和卫生

基础教育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造工程”进展顺利,3中、38中、净慧二小学等五个地块开始动迁。2001年全区共有小学47所,在校学生27663人,比上年下降6.6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5268人,比上年增长0.48%,其中初中在校学生16678人,高中在校学生8590人。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全区现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站10个。为了更好地树立越秀文化精品的意识,去年创立了三个文化品牌:越秀博物馆、越秀画院、越秀中乐团,营造良好的文化、娱乐、教育环境。我区组织的小品《炒股》荣获了第十四届全国群星奖金奖。

全区现有公共图书馆1间,总藏书110380册,全年读者流通92000多人次。

卫生事业稳定发展。至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21个(含厂矿企业医疗室),其中医院10间,医疗病床850张,比上年增加83张,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422人,比上年增长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