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慈溪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29 宁波市慈溪市统计局

慈溪市统计局

2010年1月28日

2009年是我市经济发展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协力,逆势而上,砥砺奋进,共克时艰,全市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得到确立巩固,经济社会继续呈现和谐共进的良好发展格局。

全市主要经济社会指标情况表

指标名称 单位 2009年 2008年

年末总人口(户籍口径) 万人 103.52 103.12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626.24 601.44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 8.2 8.8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1030.83 1059.98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 亿元 33.08 28.2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216.08 196.3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46.87 215.09

自营出口总额 亿美元 51.38 60.35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3.81 4.05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91.00 86.01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49.10 43.44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亿元 1008.97 791.49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亿元 852.55 642.28

全社会用电量 亿千瓦时 76.42 71.22

工业用电量 亿千瓦时 62.75 58.8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28311 2638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13538 1226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99.6 106.4

一、综合

全市经济回升向好。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26.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39亿元,比上年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72.14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351.47亿元,比上年增长5.0%,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三次产业比例由2008年的4.7:62.1:33.2调整为2009年的5.0:59.4:35.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0610元,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6.831元人民币)折算为8873美元。

宁波市慈溪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农业、气象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2009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种植业产值29.66亿元,增长4.2%;林业产值0.31亿元,增长7.1%;畜牧业产值6.01亿元,增长10.7%;渔业产值8.40亿元,增长4.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5亿元,增长5.1%。农业土地流转推进顺利,省内首个县级土地流转网络服务平台建成运转,逍林、龙山等镇试点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储备交易中心,土地流转信息对接更为便利。规模经营不断扩大,股份合作制、季节性、“四统一”型规模经营等新型规模经营模式得到推广,全年新增农业土地规模经营面积0.7万亩,累计达到32.3万亩。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战略,全年新增宁波市农业产业基地4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绿色产品共60个。农业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新增宁波市级龙头企业7家、现代农场22家,创建农业省级示范合作组织2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全面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实施面积共计19665亩,杭州湾现代农业开发区启动建设。

2009年我市气象状况与常年相比,气象条件趋于复杂,灾害性天气偏多,主要表现如下:2月份出现持续时间破纪录的低温阴雨天气,春夏强对流与雷暴天气频发,强台风“森拉克”势力强、影响重,初秋干旱严重、缺乏有效降水,冬季强冷空气来临早、次数多、势力强。2009年我市全年总日照时长为1911.8小时,总降水量为1436.6毫米,全年平均气温17.8℃;全年降水天数为148天,最长降水天数为20天(2月15日-3月16日);最长连续降水量为213.3毫米,日最大降雨量为61.5毫米(7月30日);年极端最高气温39.5℃(7月2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5.4℃(1月11日)。

三、工业、节能减排

工业生产回升向好,转型升级扎实推进。2009年全市189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30.83亿元,比上年下降1.1%。分行业看,产值居前六位的行业分别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07.76亿元)、化学纤维制造业(122.26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84.17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1.09亿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8.19亿元)、纺织业(46.91亿元),上述六大行业产值之和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5%。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981.26亿元,比上年下降1.8%,产销率95.19%,比上年下降0.71个百分点,完成出****货值334.14亿元,比上年下降12.1%。

工业效益明显转好。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9.19亿元,其中利润总额33.0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6%和16.6%。十一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196.92分,比上年增加4.98分。工业企业开拓内销市场成效初显,全年新增国内直销专卖店680家,累计达到1560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国内销售总额641亿元,比上年增长4.4%。实现宁波市级以上品牌产品产值264.8亿元,比上年增长6.7%。市政府出资成立慈溪家电服务中心,助力家电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工业行业协会加快建设,全年新组建家电协会、节能行业协会、冰箱洗衣机企业联合会和工业设计协会四家工业行业协会。工业重点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组织实施品牌家电、新材料和高档模具三个产业基地建设,其中家电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工作被列入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工业“双新”平稳增长,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0.42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217.57亿元,比上年增长5.3%。

宁波市慈溪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节能降耗减排积极推进。2009年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预计下降4.5%,规模以上工业32个行业中有25个行业的单位产值能耗实现不同程度下降。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全年总耗水量(含污染水)为24350吨,比上年减少4.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总量为10765万吨,比上年下降1.3%;初步测算,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9.1%,单位增加值水耗比上年下降6.5%。通过严格污染源头控制,加强污染整治力度,加快减排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我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成效明显。完成热电企业脱硫治理改造,全年新增25家清洁生产企业。初步测算,2009年我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4753吨,比上年削减3.05%,二氧化硫排放量6138吨,比上年削减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