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慈溪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29 宁波市慈溪市统计局

2009年全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55项,比上年减少29项;合同利用外资金额7.8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2.7%;实际利用外资3.8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8%。优质外资项目引进力度加大,全年我市落户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共24个。2009年全市新批准设立境外企业21家,其中办事处1家、贸易公司11 家、加工贸易等生产型企业6家、资源开发企业3家。境外中方投资总额达4165万美元,其中资本项下汇出投资额达1585.62万美元,创历史新高。新增投资目的地4处,目前我市境外投资已分布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我市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为4255万元,42家被认定服务外包企业实现服务外包收入3.34亿元。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情况总体平稳。2009年,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1.00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上划中央四税收入41.90亿元,比上年下降1.6%;地方财政收入49.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54.0%,较上年提高3.5的百分点。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财政支持经济增长力度加大,通过出台实施工业转型“1+4”系列政策等诸多政策措施,全年兑现二三产业经济扶持资金19251万元,全年减轻企业负担113430万元,支持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全年拨付财政补贴资金1419万元。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事业倾斜,全年市本级财政民生事业支出额达到2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教育支出10.63亿元,医疗卫生支出4.20亿元,公共安全支出5.29亿元,环境保护支出0.39亿元。

金融机构存贷款快速增长。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008.97亿元,增长27.5%,增速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852.55亿元,增长32.8%,增速比上年提高18.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507.46亿元,增长20.8%,增速比上年下降11.2个百分点。存贷比为84.5%,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200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996.72亿元,比上年增长27.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831.02亿元,比上年增长32.6%。金融改革稳步推进,积极开展金融创新试点工作,大力发展面向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户的信贷业务,制定实施农村住房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保险业务平稳开展。2009年保费收入1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财产险6.74亿元,人寿险5.9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9%和20.3%。共支付各类保险赔款、给付4.47亿元,比上年减少11.8%,其中财产险赔款、给付为3.53亿元,人寿险赔款、给付0.9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减少6.6%和27.0%。

八、交通、邮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2009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7.01亿元,329国道余慈复线慈溪段续建工程、杭州湾大桥余慈连接线慈溪段公路工程等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新建农村联网公路25.6公里。2009年全市共完成公路客运量335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37820万人公里;完成道路货运量1810万吨,货运周转量99110万吨公里。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全年共完成新增、调整、延伸城乡公交线路13条(新增5条,调整、延伸8条),更新、新增公交客运车辆90辆,新建公交站点318只(公交首末站5只、港湾式候车亭205只、简易上下客点108只),城乡居民出行更加便捷、畅通,乘车、候车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

电信产业平稳发展。2009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总数59.6万户,比上年减少2.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141.5万户,比上年增加11万户,互联网注册用户数22.3万户,比上年增加3.4万户。邮政业务稳步发展,年末邮政局(所)数为70个,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92亿元。

九、科技、教育、人才

科技创新实力明显加强。2009年我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全市共获得授权专利3274件,比上年同期增长30.9%,其中发明专利133件,比上年同期增长49.4%。12家企业参与23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或修订工作。2009年方太、沁园、大成等3家企业被列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家,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1家,组织申报国家级项目47项,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4项,宁波市重大科技项目“核电站核级石墨密封垫片”攻关成功,新上产学研合作项目32项。企业知识产权试点工作顺利开展,2009年新增省级专利示范企业4家,宁波市级专利示范企业18家,目前我市已有各级专利示范企业64家,其中省级19家,宁波市级23家。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2009年全市学校投入常规教学仪器235万元,小学学具82万元,96%以上班级实现多媒体进教室,90%的学校建成校园广播、通讯系统。市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宁波大红鹰学院杭州湾校区一期建成启用。我市创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开通“慈溪市民终身学习网(99学吧)”,发放10万张“市民学习卡”。目前全市拥有中小学校156所,在校中小学生15.94万人,中小学教职数9919名。200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9%,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为98.1%,两项指标分别比上年提高0.3和1.9个百分点。全市共有3.8万名暂住人口子女在我市就读,占我市义务段学生总数的28.5%,其中在公办中小学就读的比例达到75.5%。

人才强市战略持续推进。围绕企业需求,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7000多名,其中中高层次人才5000多名。扎实推进“115人才工程”,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全年组织40多名培养人员赴北京集中培训。继续实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安家补助,共有8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获得71万元补助。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9年新增市级村落文化宫32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0个,18个村(社区)列入宁波市级基层文化宫。开展公共文化星光惠民工程,全年完成送戏下乡510场,送电影下乡4390场,组织开展综合性文艺演出100场。全市70%的村、社区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实现镇(街道)图书馆图书借阅“一卡通”。市图书馆全年采购图书共计3.25万册,总藏书量达到45.87万册,全年共接待读者63.24万人次,持市图书馆有效图书证读者达4.23万人。成功举办“中华情·魅力慈溪”大型文艺晚会、杭州湾跨海大桥邮票首发式、徐福文化国际论坛。《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获批并启动实施,《越窑青瓷瓯乐》、《庵东晒盐技艺》、《龙山水火流星》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遗代表作名录。市青瓷瓯乐艺术团挂牌成立,大型青瓷瓯乐音画《上林瓷风》演出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