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磐安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邮电继续发展。全年完成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0.59亿元,增长12.6%。 交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按照《磐安县公路交通建设规划》总体要求,全面完成了40省道东仙线磐安段改造一、二期工程,大科线、磐新线改建工程已全线开工,怀万线启动建设,完成县道硬化93公里,境内等级公路达到638公里,88%行政村通上康庄道路。全年完成康庄工程建设484公里,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8亿元,其中诸永高速公路已完成投资3.38亿元。新建港湾式客运站45个,新建准四级客运站1个,改建准四级客运站1个。 邮电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223万元,其中:完成邮政业务总量955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2268万元。年末本地电话用户数7.2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数3.92万户,乡村电话用户数2.93万户,公用电话用户数0.38万户。年末住宅电话用户数达3.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数1.25万户,乡村电话用户数1.95万户。主线普及率达35.2部/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7.69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6049户。 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28.59万人次,同比增长8.5%;旅游收入达4803万元,同比增长8.38%。其中,花溪风景区门票收入达75万元,同比增15.8%;夹溪风景区门票收入达15.90万元,同比增1.2%。接待海外游客715人次,其中,外国人581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20.2万美元,增长42.4%。全县星级饭店3个。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0728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地方财政收入16169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工商税收12794万元,增长10.9%。在工商税收中:增值税3727万元,增长6.6%。全年地方财政支出41475万元,增长17.6%。 金融机构存贷款平稳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5120万元,比年初增加43187万元,增长21.4%。其中:企事业存款余额53375万元,增长14.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5845万元,增长18.8%。各项贷款保持增长。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3582万元,比年初增加20499万元,增长19.9%。其中短期贷款101348万元,增长21.6%;中长期贷款21952万元,增长12.8%。存贷比例为100:50.4。 信贷投向重点突出。年末全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余额22385万元,全县工业贷款余额37087万元,农业贷款余额45490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44所,在校学生25002人。其中小学28所,在校学生1342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11所,在校学生5887人,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2.07%;高中3所,在校生3135人;职业高中2所,在校生2551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90.9%。全县拥有幼儿园66所,在园幼儿5638人。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上线人数达1289人,总上线率达85.1%,其中:一本146人,二本151人,三本237人。学校标准化建设成绩喜人,全县有9所学校被认定为省Ⅲ类标准化学校。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全县无安全责任事故,全年在校生犯罪率为零;教育科研活动成效明显,全年有10项教科研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578人次获省市级奖励。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科技项目申报工作成效明显,全年共申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个,省高新技术企业1家;被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市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2家、市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1家;被列入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星火计划等项目14个,市科技计划项目10个;有2只产品被列入省级新产品计划,3只产品认定为市高新技术产品;8项科技成果通过市县评审;三个科研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专利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专利申请、授权、专利技术实施和保护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专利申请47项,其中已公开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30项。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质监服务社会功能得到提高。全年为群众免费检测食品、农产品52批次;组织企业制订了产品标准55个,申报金华市名牌产品3只;协助5家企业完善出厂检验条件,扶助多家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组织4家企业开展制造计量器具取证。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主题鲜明地开展先进性教育文艺巡回演出,开展”纪念建党84周年暨党风廉政建设“文艺晚会。组织民间艺术项目参加浙江省乡镇文艺汇演,获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有重点地挖掘了较有价值的民间艺术项目《长旗》、《乌龟端茶》、《亭阁花灯》等三个项目,被省文化厅列入”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名录“。《炼火》项目被省政府公布为”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举办县城社区各类文艺活动66次。加大文保单位申报力度,玉山古茶场、昌文塔等被列入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末全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3个;玉山古茶场和孔氏家庙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行列。年末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4.9万册;影剧院1家。 全县累计有线电视联网用户49800户。当年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2968户,其中:工程安装用户1546户;发展有线电视村23个,新架设光(电)缆干线37.56公里;广播综合覆盖率和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7.9%和99.0%。 体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深入实施《全民健身纲要》二期工程,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成了县国民体质检测中心,共完成检测500人次。扎实推进体育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先后举办了乒乓球赛、女子健美操比赛、女子排球赛、男子社区篮球赛、社区登山比赛等大型体育活动和老年人系列体育竞赛,参加人数达3000人次。继续重视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组织县级竞赛7次;参加市第六届运动会,共获金牌19.5枚、银牌3枚、铜牌9枚;参加省级比赛共获金牌4枚、银牌1枚、铜牌3枚。我县运动员金江涛参加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获抓举、总成绩2枚金牌,挺举银牌。加快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县网球场选址,启动了一批学校运动场地建设,新增全民健身路径5条。 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25个,妇保院(所、站)1个,床位425张,医生284人,注册护士146人。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0%。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得到进一步加强,我县《卫生许可证》持有率达99.45%,健康证持有率达97.26%,农村自来水的合格率达96.75%。 十、环境保护和城市公共事业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进展,生态县建设全面推进。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101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控制在62.5万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25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8.5%。烟尘控制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3平方公里。全县空气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1级标准。以生态项目建设为重点,全力推动生态县建设,3个镇通过省级生态乡镇预验收和省专家组核查,实现我县省级生态乡镇零的突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率在90%以上。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金华江流域交界断面水质名列全市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