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浦江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25 金华市浦江县统计局

邮电业较快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3.5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收入3.2亿元;年末全县拥有本地固定电话用户数17.6万户,比上年下降3%,其中住宅电话8.6万户;年末全县移动电话用户数28.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5%;按户籍人口计算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74.4 部;宽带上网用户32770户,比上年末增长20.9%。

旅游休闲业较快发展。以仙华山为代表的景区深度开发,旅游景区品位不断提升,旅游业继续得到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42.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7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2995人次,创汇收入111.9万美元。

八、教育、科学技术和环境

教育得到优先发展。全县财政预算投入教育经费2.9亿元,增长34.5%。全县3503名高考生上线2468人,上线率达70.45%。教育科研成果上新台阶,在省中小学教师课题评比中获奖8项。教育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浦阳一小迁建工程投入使用,实验中学新建教学楼和实验楼投入使用,职技校迁建工程主体完工。创建省三类标准化学校8所。年末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成人教育和学前教育)73所,教职员工3604人,专任教师3256人;年末在校学生59868人;其中普通高中6 所,在校学生7224人;职业高中 2 所,在校学生5505人;初中 19 所,在校学生17623人;小学46所,在校学生29516人。2008年,我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地方财政投入科技补助经费3139万元,增长29.2%。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64项,国家级技术创新7项、省科技项目22项;新增申请专利664件、授权专利474件。实施的名牌培育和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只,省市著名商标12只;获得省名牌产品9只,市名牌产品10只。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围绕生态县建设目标,节能减排强势推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专项资金,深入实施新一轮“811” 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完成投资100万元以上节能技改项目8个,对3家节能重点企业进行监察和检测。否决了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15个,对10家砖瓦厂基立窑和烟囱进行改造,削减二氧化硫336吨。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继续做好“上山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开展“万年浦江”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浦江迎会、麦秆剪贴、浦江郑义门营造技艺、浦江剪纸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建成80个村文化活动中心(室),创建省文化示范村1个、市4个。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在各级各类体育竟技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全年获得国家级金牌5枚、银牌1枚,省级金牌26枚、银牌10枚。

城乡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城区社区卫生覆盖率达到100%。全县有卫生机构32个,卫生医疗机构拥有床位1013张。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深入实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1.4万人,参保率为 98%;扎实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免费健康体检,共体检12.8万人次,体检率为45%。加强公共卫生监督和疾病防控工作。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户籍人口)38.8万人,其中男性20.2万人,女性18.6人。非农业人口6. 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30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

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057元,比上年增长8.9%;在居民收入中经营性收入增势明显,增长39.6%。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7652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来于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纯收入,分别增长8.9%、17.7%。   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13245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240元。

年末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4.1%(见附表2),其中食品类上涨13.4%,居住类上涨5.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4.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9.8%。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419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2022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4344人。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县城乡五保户集中供养中心供养五保老人450人;国家办社会福利院1所,实有床位460张,在院人数2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