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浦江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浦江县统计局 2009年3月 9 日 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县”总战略,按照“促发展、重民生、保稳定、优环境”的要求,解放思想,务实创新、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全县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和谐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首破100亿元,为1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18亿元、65.12亿元和34.2亿元,分别增长3%、8.8%和13.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9:61.7:32.4,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7285元(折美元3929美元)。全年财政总收入12.4亿元,增长15.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亿元,增长18.4%。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农业生产围绕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为主线,注重政策扶持和农技推广, 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特色农业较快增长。全年农业总产值8.6亿元,增长10.3%。水果、油菜籽产量分别增长13.6%、13.7%。引进农业良种20个,推广试验性项目15项,建立水稻强化栽培示范畈18个,面积4364亩。高山蔬菜、茶叶、葡萄、桃型李及蜜梨共种植面积16.2万亩,新发展各类名优水果4660亩、山地蔬菜2.6万亩。新增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只,县级绿色农产品10只,新建县级无公害基地9个。畜牧业继续向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发展,猪肉价格稳步下降,生猪存、出栏保持稳定发展,家禽饲养量也呈上升趋势。(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见附表一)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着力推进 “村庄整治、甘泉工程、新村示范”三项工程。县财政扶持“三农”资金6978万元,增长6.5%。全年完成村庄整治48个村,累计完成249个村,占全县行政村61%。甘泉工程完成96个村饮用水项目,解决4.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丰安路小区评为“省和谐示范社区”,完成了12个农村社区建设。农村医疗、住房保险稳步有序推进。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利影响下,工业经受了外贸出口萎缩、成本上升的考验,全县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58.3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12.3亿元,增长14.4%;实现销售产值207.6亿元,增长14.6 %。经济开发区规模效应增强,管理水平提升,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40家,完成工业产值131.6亿元,增长18%,高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3.6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首现下降态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9.9亿元,比上年下降0.7%。列入全省考核的十一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综合得分198分,比上年低6分。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县18家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2亿元,实现利润9428万元;建筑业增加值3.7亿元。建筑施工面积267.6万平方米,新开工16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9亿元,增长0.3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35.4亿元,比上年增长0.8 %。第一产业0.3万元,下降48.3 %,第二产业22.6亿元,增长24.3 %,第三产业12.4亿元,下降23.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较快,完成投资额22.5亿元,增长25.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5亿元,下降5.4%。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丰安大道开工建设,完成沿线清表50%;通济桥水库除险加固及灌区配套工程,完成管理房改造和泄洪渠工程85%;县职技校迁建工程基本完工,黄宅初中已开展征地,实验中学扩建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城市污水处理(二期)日处理能力8万吨土建工程,完成选址、立项、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建材市场主体及配套工程完成建设;档案馆进行了开工奠基仪式;殡仪馆迁建工程启动前期工作。 城区面貌加快变化。城市建设有序进行,路网结构日趋完善,实施的9项城市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完成了石马西路改建等道路工程;东山公园、古塘源垃圾填埋场等工程项目进入报批程序。城区拆迁项目有序推进,成效明显。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丰安大道启动建设;侯中路胡公祠至中余段完成部分路基土方;20省道至浦后路连接线工程(金宅—岩头段)完成路基98%、路面70%。 五、国内外贸易 商贸流通业繁荣活跃,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总量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全年增加值34.2亿元,增长13.5%,高于工业增幅3个百分点。城区商贸集聚区建设不断推进,财富广场投入运行,中心商圈基本形成,城乡消费市场稳中见旺,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2亿元,增长1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9.6亿元,增长12.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8亿元,增长 23.7%。 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外贸出****货值89.4亿元,增长7.6 %;外贸自营进出口5.5亿美元,增长10.5%,其中自营出口5.1 亿美元,增长12.8%。利用外资保持稳定。引进外商独资、中外合资项目4个,新增外资企业5家,合同利用外资336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06万美元。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亿元,增长18.4%;地方财政支出7.2亿元,增长30.1%。 金融业稳步发展。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2.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1.2亿元,增长14.5%。各项贷款余额达到87.8亿元,增长13.6%。累计现金收入524.9亿元,现金支出533.2亿元,分别增长33%、30.6 %,收支相比净投放现金11.3亿元。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各类保费收入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6亿元;全年赔付款支出1.2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0.8亿元,人身险赔付支出0.4亿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县公路总里程795.6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7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运输货运量 606.3 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26612.4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3%和1.4%;公路客运量442.6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15147.5 万人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