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兰溪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兰溪市统计局 二○○五年三月十四日 2004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主题,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克服土地冻结、银根抽紧、能源紧缺、高温干旱等困难,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据初步测算,200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6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65.92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36.15亿元,增长15.3%;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956元,增长14.6%。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3.5%,食品类提价成为物价上涨的主因。其中,食品类上升11%;烟酒及用品类上升2.1%;居住类上升3.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基本持平;衣着类下降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类下降1.1%;交通和通讯工具类下降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7.4%。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巩固完善,全市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工作进展顺利,再就业工程稳步推进。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0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 投资、进出口比重明显上升,消费比重略有回落。200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兰溪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5%,比上年上升7.3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占兰溪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9%,比上年上升2.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兰溪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1%,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质量、科技和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序推进。兰花村被选定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年新注册农产品商标28只;在26只参加金华市精品水果展示会的农产品中,有7只农产品获金奖,在参加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上,有3只农产品获金奖,10只获优质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引进的蔬菜黄秋葵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论证,下蒋坞杨梅等3只水果获得省绿色农产品称号。全年新办农业龙头企业13家,新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5家。利用“农民之家”这一载体,服务农业,帮民致富,有效地增强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种植业结构优化初见成效。在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下,效益农业发展势头看好,按市场需求,积极主动调整、优化结构,耕地流转面积继续扩大,优质高效作物得以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见附表①) 林业生产发展良好。全年完成绿化造林面积866亩,幼林抚育实际面积1.31万亩。在发展建设兰溪大红柿森林食品基地的同时,积极抓好鲜食枣的推广和以兰花为主的种子种苗基地建设。为了促进大红柿产业更快地发展,建立了兰溪市大红柿协会,有效地组织柿农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向发展,提升壮大了林业产业。 畜牧业生产基本稳定。肉、禽、蛋、奶等主要畜禽产品市场供应充裕,年内出栏肥猪29.09万头,肉类总产量2.7万吨。蛋禽和奶牛饲养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也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年末有奶牛1072头,年内产奶2769吨,家禽饲养量达506.16万羽,禽蛋产量2.05万吨,增长17%。 渔业生产持续发展。以综合养殖为特色的渔业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水产品总量1.34万吨,比上年增长15.2%。其中:鱼类产量1.24万吨,增长13.8%;甲鱼产量360吨,增长37.4%;珍珠产量236.41吨,增长19.4%。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以钱塘江干堤加固工程为重点的三江治理工程进展顺利,千库保安、万里清水河道和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当年水利资金总投入达1.50亿元,2004年末,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2.7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22.5万亩;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0.99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29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5%,其中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7.78亿元,增长28.4%。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编制了“三大基地、六大优势产品”专项实施规划,出台了《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康恩贝制药、凤凰化工、双灯家纺等6家企业退城进园步伐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改投入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有省级及以上重点技改项目7项,金华市级18项,投资额在5000万元的项目有9项;随着重点技改项目建设成效的逐步显现,主要行业产品产量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见附表②) 工业经济效益稍有回落。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9.37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利润3.87亿元,增长2.5%。列入省考核的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为180.46分,比上年下降1.01分。 建筑业生产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全社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0.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年末全市共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7家,年内施工产值9.57亿元,竣工产值5.58亿元,完成房屋竣工面积52.5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04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51.62亿元,比上年增长42.5%。其中:城镇集体以上投资额34.18亿元,增长36.4%;农村投资额14.97亿元,增长61%;在城镇集体以上单位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7.83亿元,增长60.1%。 投资结构改善,重点建设稳步推进。23项重点工程中,47省道、游埠互通口至330国道连接线、灵马公路等主干道建设工程进展顺利;西环路、丹溪大道延伸等工程已完成主体建设;浙能兰溪电厂配套设施、兰荫立交、经济适用房、横山大桥至蒋村段城防等工程正在抓紧建设。25项重点技改项目,已有17项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 五、国内贸易、旅游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零售额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7.54亿元,增长15.6%。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24.72亿元,增长13.2%,餐饮业4.71亿元,增长25.8%。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限额以上零售额5.85亿元,增长26.5%,限额以下零售额18.87亿元,增长9.5%。年末全市有商品交易市场44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2个,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为14.69亿元,增长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