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义乌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25 金华市义乌市统计局

200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现代化总揽全局,着力实施提升产业化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三大重点,团结拼搏,实干创业,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超出了年初预计。

一、综合

2000年,我市国民经济整体上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工业生产增势较强,经济效益明显回升,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扩大,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快速增长,财政金融持续快速增长,市场物价稳定,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据初步统计,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9.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9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60.32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51.83亿元,增长9.8%。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4:49.5:44.1调整为5.9:50.6:43.5。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945元,考虑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8%。

市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98.3,比上年下降1.7%;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99.9,比上年下降0.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5.6,比上年上升5.6%;农村集市贸易价格指数98.3,比上年下降1.7%。(详见附表1)。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有效需要相对不足状况依然存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相对缓慢;农民增收途径较为单一,增收基础尚不稳固。

二、农业

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02690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农业产值69419万元,下降7.3%;林业产值2119万元,下降7.2%;牧业产值22415万元,增长3.8%;渔业产值8737万元,增长25.4%。种植业内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全市粮食总产量18.81万吨,比上年减少29.3%,油料、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较大增长(主要农产品产量详见附表2)。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造林283公顷,比上年增长〖CM(2〗4.8%,幼林抚育作业面积409公顷;封山育林面积867公顷,其中:本年新封面积200公顷。

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肉、禽、蛋等主要畜禽产品市场供应充裕。年末生猪存栏16.12万头,比上年增长12.2%;年内生猪出栏22.07万头,增长5.0%。年末家禽存栏145.04万羽,年内家禽出栏254.24万羽。全年肉类产量1.95万吨,增长12.5%。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淡水产品产量6500吨,比上年增长1.6%,其中:淡水鱼5855吨,增长0.3%。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增强。全市已完成标准农田改造7万亩。全市共完成除险加固山塘水库31座,修复加固江堤10.8公里,新建、扩建山塘水库9座,新增蓄水32万方,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3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土石方280万方,完成总投资8500万元。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4.1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3%;农用拖拉机4290台,减2.2%;农用载重汽车401辆,减26.7%;联合收割机190台,增长14.5%。全年化肥施用量1.32万吨,减10.2%;农村用电量46408万千瓦小时,减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势较强。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55.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实现工业增加值5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及产品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3.94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市工业用电量5815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3.9%。

实现利税2.54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列入省考核的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133.35分,比上年增加5.08分。总资产贡献率为7.61%,比上年下降0.82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14.35%,比上年上升10.16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由95.70%提高为96.86%,成本费用利润率由3.34%下降为3.00%,资产负债率由51.97%上升到54.65%,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由6.1%下降为4.36%,亏损率由15.63%下降为11.16%,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由1.73次/年提高为1.86次/年,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由76.00%提高为85.60%,新产品产值率由0.94%提高为1.72%。全员劳动生产率也由21528元/人上升为26136元/人。

建筑业进一步完善招投标制度,规范有形建筑市场。2000年,全社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60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全市有四级以上建筑企业63家,完成建筑总产值18.26亿元,其中:实行投标承包的工程个数为362个,投标承包面达50.1%。完成房屋施工面积97.4万平方米,工程质量优良率为11.4%,其中有3项工程获省“钱江杯”优质工程,其中有1项被推荐参加国家最高奖“鲁班奖”的评审。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66亿元,比上年增长44.6%。其中,市属单位完成投资19.19亿元,增长51.4%;房地产开发投资6.82亿元,增长279.1%;城镇私人建房2.26亿元,增长25.8%;农村投资16.25亿元,增长0.6%。

在市属单位投资完成额中,基础建设投资13.50亿元,比上年增长46.9%;更新改造投资4.08亿元,增长79.9%;其他投资1.61亿元,增长32.4%。

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投资增长。在市属单位投资完成额中,交通、邮电业完成投资6.29亿元,比上年增长61.7%,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0.7%上升到32.8%;社会服务业完成投资4.3亿元,增长109.8%,所占比重由16.2%上升22.4%;电力、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2.14亿元,增长98.1%;所占比重由8.5%上升到11.2%。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50项重点工程,除5项因规划变更等不可抗拒因素未完成外,45项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其中:稠义公路已全线贯通,城中西路改造工程已竣工,污水处理厂2万吨处理设施建成启用,新实验小学基本建成并开始招生。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共投入交通建设资金3.9亿元,完成新建县乡公路46.3公里,改造县乡公路82.2公里。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65.3公里,比上年增长16.5%。年末全市汽车拥有量为15316台,其中60%以上为居民拥有。全年公路完成货物运输量992万吨,比上年增长2.3%;货物周转量70747万吨公里,增长8.7%,客运量7448万人,比上年增长17.8%;客运周转量119852万人公里,比上年减少13.7%。全年保障民航航班1348架次,比上年增加264架次,增长24.4%;进出港人员94756人,增加12940人,增长15.8%;货邮1421吨,增长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