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兰溪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生产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全社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58亿元,比上年增长24%。年末全市共有四级及以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5家,年内施工工程1151个,竣工794个,完成房屋竣工面积39.68万平方米,其中,一次交验合格面积39.0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5.8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其中城镇集体以上投资额14.34亿元,增长78.6%,农村投资额8.66亿元,在城镇集体以上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额5.98亿元,增长79.6%,房地产开发投资额3.66亿元,增长24.1%。 投资结构改善,重点建设进展顺利。三十八项重点工程中,杭金衢调整公路兰溪段、兰荫中学、城市引供水工程、兰江大桥加宽、土地整理、广电大楼主楼工程、衢江路、黄大仙路、兰花路等相继完工;50项重点技改项目,已有30个项目开工或投产,全年工企业用于技改的投资额为13.85亿元。 五、国内贸易、旅游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升。全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3.91亿元,增长11.8%。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4.7亿元,增长13.7%,餐饮业3.45亿元,增长9.3%。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个私经济零售额为16.66亿元,占69.4%,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增长14.5%。年末全市有商品交易市场42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2个,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为13.12亿元,增长9.9%。 旅游业取得新发展。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面提升产业素质”为目标,旅游业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年末已拥有星级宾馆6家,旅游定点单位13家,黄大仙赤松园升为AA级旅游区,预示着我市的景区建设又上了一个台阶。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8.39万人次,实现景点门票收入704.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7%和11.1%。 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 年末共有63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全年外贸出口总额为4875万美元(海关数),同比增长48.5%,出口产品主要有毛巾、轮胎、农药、曲柄链轮、绗缝被等;全市年内新批引进外资项目17个,实际利用外资612.1万美元,增长10.6倍。 六、交通、邮电、电力 交通运输事业稳步发展。 12月28日杭金衢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使我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得到明显的提升,打破了兰溪境内无高等级道路的历史。当年完成新建县乡公路1.8公里,改造公路8.3公里,年末境内公路里程631.2公里,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37410.6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31822万人公里;铁路部门全年客运发送量76万人,货运发量129.5万吨。年末有汽车客运线路89条,其中跨省线路5条。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287万元,增长17%。年内新增电话用户34042户,其中市话13723户,农话20319户,使年末电话总用户数增至135301户,其中市话68604户;电话普及率从上年的21.96部/百人,提高到31.28部/百人,其中城市普及率为54.88部/百人;137个行政村铺通光缆,电话村发展至54个。年末拥有移动电话用户10.5万户,因特网拨号用户13682户,数据通信用户265户,宽带用户1485户。 电力事业健康发展。加快了主网建设,年内建成并投运了110千伏龚塘变电所二期和10千伏莲花变电所;开建了220千伏曹家输变电工程;实施了二期农网改造;完成了一期亮化工程12条街道的改造安装任务。市供电局再次被国电公司授予“双文明单位”。年内供电量最高负荷164300千瓦,全社会用电量14.78亿千瓦,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农业用电860.7万千瓦时,工业用电133647.5万千瓦时,生活用电8126.6万千瓦时。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持续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6.31亿元,增长2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2亿元,增长25.1%;全年地方财政总支出3.64亿元,增长19.2%。 金融运行情况较好。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09亿元,比年初净增6.06亿元,增长1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0.89亿元,增长11.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86亿元,净增4.2亿元,增长1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34.44亿元,比年初净增6.85亿元,增长24.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6.41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0405万元,增长22.3%(不含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其中财险2938万元,寿险7467万元,增长22.3%,年内共处理国内财产险赔案2673件,支付赔款1918.4万元,给付人身险赔款554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发展良好。科技兴市、科技兴工意识增强,产学研协作不断深化,科技经费投入也持续增加,财政用于科技三项经费支出1247.74万元,比上年增长64.8%;科技成果也不断涌现,全年申报实施的各项工农业科技项目99项。其中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2项,国家级星火计划1项,省级以上新产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5项。新增金华市级CAD/CIMS应用工程示范企业2家,金华市专利示范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认定县市级新产品36只,评定本市级科技进步奖15只,创建了省级天然药物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科学整合了教育资源,优质教育得到了进一步扩展。组建了兰溪职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整合了技工学校,创办了民办兰荫中学,新建了兰八中。涌现了一批高质量学校,其中实验小学、永昌镇小、诸葛镇小和永昌初中被评为省示范性中小学,兰三中已通过了省三级重点中学评估验收。黄店镇、赤溪乡、灵洞乡被评为金华市教育强镇乡。高考上线人数再创新高,达到2902人;九年义务教育不断巩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和巩固率都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为84.1%,成教、幼教也取得了新的发展,年内共有56883人接受各类文化技术培训,中等职业学校有在校生3859人,年末有幼儿园340所,在园幼儿12774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良好。文化创优工作又有突破,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市)。成功举办了《兰溪之歌》和第三届中国兰花节开幕式大型综艺晚会。年内全市共安排文化下乡活动500人次,各类文化演出活动70场次,观众12万人次;公共图书馆藏书增至9.3万册;广电大楼主楼工程顺利竣工,广播电视台获金华市“文明单位”殊荣,多件作品在全国省市级节目评比中获奖,其中国家级三等奖1个,省级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金华市级一等奖3个,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9870户,总用户数达90303户,建立有线电视村558个,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新闻出版事业生机盎然,《兰溪日报》全年出版307期,总印数达567.5万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