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兰溪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23 金华市兰溪市统计局

电力事业健康发展。年内供电最高负荷121700千瓦,全社会用电量12.5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3%。其中农业用电1410.0万千瓦时,生活用电7271万千瓦时。

六、国内贸易、旅游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68亿元,比上年增长7.2%;从城乡市场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1.57亿元,增长7.3%,农村8.11亿元,增长7.1%;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1.33亿元,增长11.1%。餐饮业2.94亿元,增加6.6%;在总额中,个私经济零售额12.33亿元,占总量的62.6%,增长14.5%,年末有商品交易市场46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2个,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为11.79亿元。

旅游业取得新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0.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615万元,比上年增长11.63%。

对外贸易快速回升。年末共有15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全年外贸出口总额为2097万美元(海关数),同比增长1.43倍,出口产品主要有曲柄链轮、轮胎、绗缝被、毛巾等;全市新批引进外资项目7个,协议利用外资73.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6.5万美元,下降62.2%。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运转情况良好。全市财政总收入3.33亿元,增长1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6亿元,增长10.5%;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01亿元,增长10.5%。

金融运行状况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55亿元,同比增长11.8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8.56亿元,增长22.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14亿元,增长9.4%;年末贷款余额25.24亿元,剔除剥离因素,实际增长9.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1.04亿元。

证券市场进一步升温。全市证券交易营业部共有证券帐户13900户,证券交易额42亿元,增长1.1倍。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9566万元,其中财险3998万元,增长8.6%,寿险5568万元,增长22.6%;年内共处理国内财产险赔案2309件,支付赔款1592万元,给付人身险赔款325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我市被省政府公布为“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年内共签订科技项目合作意向100多项,并先后有18名专家教授、13名博士生硕士生担任企业科技顾问和乡镇长科技助理。科技经费投入增长,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全年财政用于科技三项经费支出488.5万元,比上年增长8.5%,全年实施工农业科技项目89项,其中国家级新产品项目3项,省新产品项目16项,金华市级星火计划1项,市新产品项目16项,全市获金华市级科技进步奖项目11项,县(市)级科技进步奖项目35项。

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学校布局调整继续深入,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兰一中通过省级重点中学复查,兰三中、兰五中通过省A级高中评估验收,水亭等三乡镇被评为金华市教育强镇(乡),永昌初中等11所学校被评为省市级示范性学校。九年制义务教育得以巩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巩固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为99.9%和99.5%;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继续加强,共有29510人接受各类文化技术培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2578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23.4%,全年扫除青壮年文盲2530人;幼儿教育继续发展,年末有幼儿园422所,在园幼儿13408人;高考上线人数继1999年突破千人关后,再破二千大关,达2006人,录取人数1477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创先工作成效明显,实现了两个“跳跃”,继2月18日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后,4月10日又被公布为“浙江省文化先进(县)市”。全年共安排文化下乡活动350人次,各类文化演出活动20场次,观众15万人次。年末公共图书馆藏书6万册,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8000户,总用户数达64000户,建立有线电视村364个,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为96.0%和98.0%;《兰溪日报》全年出版380期,总印数达570万份。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医疗条件继续改善。顺利通过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评估验收,开展了首次义务献血活动。全市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63个,有卫生技术人员1415人,其中医生(师)740人,护士(师)324人,有医疗床位1069张。农村医疗保障网点进一步完善,年末有农村卫生院52个,个体诊所154所。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参加金华市级及以上各项比赛中,共获金牌58枚,银牌43枚,铜牌45枚;年内共举办群众性体育比赛5次,全市性学校体育比赛6次;全市270所中小学的全部学生参加了体育达标活动,达标率99.27%,其中优秀率25.04%。年内有18人获得国家二级裁判员资格,20人获国家三级裁判员资格,电脑体育彩票发行销售,年内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继续完善。新南门大桥竣工通车,兰江大桥加宽动工兴建,老城区城市防洪工程,旧城拆迁改造,中山路、云山路、聚仁路等6条道路拓宽工程顺利实施,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年末市区建成区面积达14.24平方公里,实有房屋建筑面积307万平方米。公共汽车营运车辆34辆,市区出租汽车206辆,全年完成绿化面积10.64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3.75万平方米。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水泥企业粉尘治理工作基本完成,金华江流域环保“零点行动”顺利实施,全市512家污染源企业已有510家完成治理或实施关停破产,顺利通过金华市政府“一控双达标”验收,铁路功塘货场正式启用,莲花路的污染现象得以较大改观,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53个,投资额达5890万元,废水废气排放得到较好控制,年末已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17.65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2个,面积9.73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6.39%,比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5.78%。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回落。全年出生人口5948人,出生率9.01‰,死亡人口4700人,死亡率7.12‰,全年净增人口1248人,自然增长率1.89‰,比上年回落0.43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总人口65.95万人,平均每户家庭人口3.07人;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全市计划生育率98.74%;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33元,比上年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82元,比上年增长3.1%;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7.1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28.66平方米。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670元,增长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