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兰溪市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23 金华市兰溪市统计局

电力事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110KV六洞山变电所竣工投入运行,城区10KV高压线路全面整改,新增电气合格村50个,累计150个。农户通电率99.92%,并挤身全国农村电气化市行列。年内网供最高负荷58210千瓦,全年全社会用电总量10.22亿千瓦时,其中农牧渔业用电2095万千瓦时,工业用电9.10亿千瓦时,生活用电6117.18万千瓦时,商贸用电799.6万千瓦时。

六、国内贸易、旅游经济

城乡市场保持繁荣。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9亿元,增长6.8%。其中城市9.74亿元,增长5.6%;农村6.65亿元,增长8.8%。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零售额2.43亿元,比去年下降2.09%;集体经济零售额1.65亿元,增长37.5%。居民购买商品房0.6亿元,下降54.54%。集体市贸易平稳发展,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9.3亿元。

旅游业坚持“边营业、边营销”,设立省级兰溪旅游度假区,各景点及宾馆接待人数和业务收入大幅增长,旅游成为兰溪新兴产业的雏型已经基本形成。全年景点游客58.2万人次,门票收入360万元,比上年增长52.9%;四家星级涉外饭店的平均客房率达53.13%。

七、对外经济

对外开放保持良好势头。继外商注入7300万元人民币加快黄湓大桥建设之后,香港金龙群英集团投入6800万元人民币,参与330国道二期工程建设,促成二大交通项目先后竣工。新办三资企业4家,累计50家,当年实际到位外资1419万美元。全社会出口商品收购总额8.62亿元,增长2.9%;其中自营出口5115万美元,三资企业出口1644万美元。

开发区第二轮建设步伐加快,发挥了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所属企业实现利税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78%;出****货值8556万元,增长12%;上缴财税1134万元,增长68%;实际到位外资379万美元。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又有新进展,全年劳务输出人数103人,累计171人。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工作按照“预算内收入保吃饭,集中预算外资金保平衡,调集专项资金办大事,调度财政资金培养纳税大户”的工作思想,狠抓税制调整,完善税收征管,严格支出预算,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加大教育、交通等基础设施投入和财政资金在培植税源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全年缩减支出预算536万元,取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帐户753个,入库单位预算外资金1223万元,教育设施投入714万元,发放财政周转金贷款6740万元。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6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地方收入1.23亿元,增长16.8%,连续二年实现收支平衡。

金融业在改革中发展,农业发展银行正式营业后运行良好,各家金融机构存贷业务稳定增长。199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1.7亿元,比上年末净增4.33亿元,增长24.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76亿元,比上年末净增2.77亿元,增长23.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2.5亿元,比上年末净增2.3亿元,增长26.5%。

保险事业获得较快发展。全年全市参加财产保险的企业6979户,家庭10.18万户;参加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保险的7431辆(艘),承保总额56.7亿元,保费收入3221.5万元,增长11.05%。全年共理赔财产险案3706件,支付赔款5215.3万元,同比增长3.13倍。人寿保险长足发展,全年承保人数达239372人次,保费收入2768.2万元,给付保险金549.3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兴市战略全面实施,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052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587人。科技事业日益兴旺,开展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达标活动,先后出台《兰溪市“科技兴市”战略纲要》、《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若干规定》、《关于深入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加速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和《兰溪市科学技术发展“九五”计划纲要》等政策性文件,加强了科技管理干部的考核管理。全年有29个科技项目列入地(市)发展科研,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0项;并有32个科技项目获县级以上奖励,其中省级6项,金华市级9项。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学质量承上年之势又有攀升。全社会重教兴学捐资助学热潮高涨,全年收到社会各界捐资1490万元,兰一中易地搬迁工程进展顺利,聚仁学校一期完工并对外招生。全年新建教学楼18幢,新添校舍总面积27572平方米。教育教学质量有突破性提高,全年小学文化课会考平均合格率91.64%,优秀率49.66%;初中中考合格率86.9%;高中证书会考平均合格率96.91%,优秀率47.06%。总上线951人,其中应届693人,增幅达49.1%。兰一中徐朔、陈聪分别荣获全省理科状元和金华市文科第一名。基础教育质量经省教委量化考核名列全省64县(市)第三位。教学科研和技能竞赛成果倍出,全年科研课题93个,其中地(市)级以上23个,在各类竞赛中获全国三等奖以上159人次。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新闻、电视、广播等事业在“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导下健康发展。全年举办上规模文艺活动16场次,组织各类文化节目及展览500多个,研讨论文100余篇,参加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活动受益人数达10万人次。1997年末,乡镇文化站25个,公共图书馆藏书62241册,电影放映单位53个,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保单位增加到49处。全年《兰溪日报》出版印数587.6929万印张,电视台播发新闻2400余条,被金华台采用470条,省台220条,中央台14条。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城乡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初级保健工作巩固深入,计划防疫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市“四苗”全程覆盖率95.75%,孕产妇系统标准管理率84.1%;中医中药工作有新的发展并挤入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1997年末,医疗卫生机构63个,拥有医疗床位1031张。卫生工作人员1709人,其中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402人;在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中,有医生(师)718人,护士(师)279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以争取全国体育先进县(市)为契机,启动体育中心建设;以学校体育为主体,强化业余全民健身。全年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系统比赛近200次,参加人数10万人次。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共获47项第一名,21项第二名,18项第三名。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环保投入增加,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环保工作得到加强,“三同时”的新扩改建项目管理逐步健全,同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环境质量急骤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抑制,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饮用水源达标率90%,兰江地面水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Ⅲ类地面环境质量标准,城市主要居民区噪声平均值为55.4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8.7分贝;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51.57吨,比上年减少3.35%,总排放量控制在1800万吨以内,全年未发生重大环保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