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兰溪市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瞄准重振雄风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凝聚战略,经过共同努力,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物价涨幅持续走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又有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完善。 一、综合 全市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增长,“九五”计划的良好开局得到巩固和发展。 经济增长幅度有所回落。据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8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5亿元,比上年下降19.1%;第二产业增加值31.22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19.73亿元,增长5.2%。 经济结构在发展中得到进一步调整,经济效益稳中趋好。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进一步抬升,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12.2%、53.8%和34.0%,伴随着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种养殖结构、工业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步伐继续加快,规模经济有所增强。 市场物价稳中有降。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米袋子”、“菜篮子”和主要服务项目价格涨幅进一步回落。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98.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4%;物价涨幅分别比上年回落6.8和5.4个百分点。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比重发生变化。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净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15.8%、27.6%和15.1%变化为18.1%、28.3%和14.9%。 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农村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动摇,农村经济多样化、产业化进程加快;企业改革力度不减,抓大活小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保障、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和住房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金融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流通体制和科教文卫体制等改革也取得新的进展。 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业基础依旧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部分农产品卖难再现,增产不增收矛盾突出;工业经济结构性矛盾和整体效益徘徊不前的局面没有根本性解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加,就业与再就业压力加大;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农业 农林生产稳步发展,粮棉油生产基本保持稳定,畜牧业呈回升局面,水果生产又创历史最高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加强了农业工作,采取多种重农扶农政策,狠抓科技兴农和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广规模化经营。 粮食生产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仍然取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24.37万吨,比上年减少9.8%;高于1995年11.40%。油料、茶叶、水果等农作物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棉花、糖料等相对减产。(详见附表) 林业生产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年累计完成造林面积11358亩,种植“四旁”树木66.35万株,建立杉木基地5628亩,干果基地1616亩,花卉基地100亩。 畜牧业生产有所回升。肉、禽、蛋等主要畜禽产品稳定增长。全年肉类产量17406吨,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猪肉产量15082吨,禽蛋6351吨,增长4.1%。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养殖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全年水产品产量7171吨,比上年增长1.3%。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以27.2公里“三江”治理为重点的水利基本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全市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劳力731.8万工,累计完成土石方682.5万立方米,新增农田灌溉面积0.28万亩。年末农机总动力17.0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85%;全年农村用电量达到12655万千瓦时,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6269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以明晰产权关系为重点,工业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并出现全面突围、全面突破、全面突出的态势。集体企业改制面达到93.3%;城市工业继农药厂加盟巨化集团之后,华源控股凤凰公司、双牛轮峰“强强”联合、一新与路德联姻等先后成为现实,企成机电公司、小轮车厂、轻机公司、清豪公司等资不抵债企业依法破产。 建筑业以规范建设市场为突破口,积极推广建筑工程项目招标制,加强了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生产经营稳步发展,经济效益有所好转。兰建公司在本地市场中脱颖而出,走出国门,首次承接中东地区建设工程。全年建筑业增加值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累计竣工建筑面积22.42万平方米,其中房地产面积6.35万平方米。1997年末,全市建筑施工企业28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长幅度,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02亿元,更新改造投资1.21亿元,房地产开发1.7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8%、12%和下降10.4%。投资主体发生变化,国有单位投资3.59亿元,占34.2%;农村集体投资1.13亿元,占10.8%;农村私人投资1.88亿元,占17.9%。 在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中,工业建筑业投资2.4亿元,增长76.5%;商业、交通、邮电业投资1.92亿元,增长28.9%,其中交通、邮电业投资1.11亿元,增长42.3%。 重点建设项目得到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黄湓大桥、330国道二期、客运中心建成投入运营,市乡道路拓宽改造34公里,新建农村简易公路104公里和跨市县公路10公里,22个镇乡实现通水泥路或油渣路。 城市建设继续得到加强,溪西城防一期、中医院门诊大楼、3号区菜场、横山路拓宽、府前路、李渔路二期路面浇筑相继完成或基本完工,兰一中、体育中心抓紧建设;旧城改造力度不减,三江大厦、新世纪广场、朱家码头、古商城等基本建成。全年拆迁旧城房屋面积1.7万平方米,城建3.86万平方米。市区新增绿化面积8.532万平方米,1997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16万平方米。 五、交通、邮电、电力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电力事业保持发展势头,制约经济发展“瓶颈”状况基本得到缓解。 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货物运输市场进一步规范。年末客运线路68条,客运车辆137辆,其中公交线路13条,公交车辆达到40辆,全年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客运周转量13503.2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4%。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103.5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28%。 邮电通讯业保持高速发展势头。新增电话用户4805户,其中:市话3377户,农户1428户;年末电话总用户数27416户,其中市话21755户,农话5661户;电话普及率达到6.78部/百人。无线寻呼用户猛增,全年新增8467户,年末总用户数达到21294户。与此同时,国际互联网进入百姓用户。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152.42万元,比上年增长32.32%;其中通讯业务收入4948.57万元。 |